游戏     

李君旭 “总理遗言”制造者李君旭追悼会举行

2022-02-24 20:13游戏

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蟋蟀

今天,李的追悼会在杭州殡仪馆举行。

38年前,杭州汽轮机厂23岁的青年工人李做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炮制了一篇《总理临终遗言》。

这一事件,由几个年轻人单纯作为游戏开始,升级为国家级重大政治案件,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李徐俊在袁敏的纪录片《回到1976》中被称为蛐蛐,是《江南》杂志的主编,也是“总理遗言”的见证者之一。

“也是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蛐蛐和一群热血青年一起对抗“四人帮”搞“狗肉聚会”。很快,一句‘首相临终遗言’迅速传遍全国。”袁敏说。

当时袁敏是杭州锦缎厂的工人,23岁的蛐蛐是杭州汽轮机厂的工人。“狗肉聚会”是指1976年1月15日周总理追悼会后,李和其他经常聚在一起围炉煮狗肉的“好朋友”讨论时局。在这群好朋友中,也有长着“大耳朵”的吕建树。

1976年2月初的一天,大二从插队的农村回到杭州。袁敏的哥哥拐子、蛐蛐、阿逗和陈光聚集在大二的家里。

“大家都讲了刚刚印发的中央文件,讲了对时局的担忧,讲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让这些热血青年有了‘天要降于民’的使命感。”“大耳朵已经61岁了,跟蛐蛐一样大。他仍然清楚地记得这个夜晚。

首相的遗言于1976年2月5日发表。总理遗言越传越广,“四人帮”决定查清此事,后来被称为总理遗言案。蟋蟀、大耳等人相继落网,涉及中国四五千人。

历史在记忆中消逝,当年的人也消失了。2014年2月9日上午8时30分,李因肺梗死抢救无效,在杭州城东医院悄然离世。

1月28日,大二去城东医院看望蛐蛐。在参与“首相遗言案”的几个人中,他应该是最后一个看到板球的人。

" 4楼,16号床."大耳朵说。事实上,1月27日,大二和很多同学一起去了杭州珠干巷的家。“可是家里没人,听说他住院了。”

这几年,每年元旦前,都有袁敏、大耳等一群朋友一起去看蟋蟀。

从1989年开始,36岁的蛐蛐头上的血管爆裂脱落,从此再也没有起来。

“蟋蟀的大脑受到重创,失去了照顾自己的能力。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妻子离开他去了美国。”大耳朵说蟋蟀长时间不和外界交流,时间长了就失言了。时间长了,血管压迫一些神经,开始失去记忆。

虽然大耳朵会时不时去看他,但蟋蟀的表情有障碍。“你问他什么,他也不会说什么,最多点头,或者摇头。”

“你认识我吗?”1月28日,大耳在城东医院问他。“我不认识你?大耳朵!”蟋蟀笑了。这是蟋蟀对大耳朵说的最后一句话。

原来他还记得年轻时的人和事。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