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高考纪录片 《高考》纪录片央视热播 触发网民高考集体回忆

2022-02-16 05:35游戏

①高考前一天,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的学生佩戴红色希望彩带,为高考加油。

②实习结束,刘艳霞被告知无法保住工作,开始找新工作时陷入迷茫。

③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典礼上,中国学生毕业后将面临新的选择。

个人资料图片

              

高考——一场影响亿万中国学生命运的考试,承载着无数家庭和学生的梦想。

8月3日至8日,纪录片《高考》六集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迅速引发了人们对高考的集体记忆。从高考开始,就没有止于高考,一场关于教育与现实的讨论在网络空持续发酵。

高考也成为电视荧屏上对社会现实纪录片的一种坚持和尝试。用不带解说的温柔叙事,在浮躁喧嚣的电视生态中找到生存空,释放思考的力量。

共鸣:引发高考集体记忆

“理想在奋斗和激情中前进,生活在选择和迷茫中成长,在欢笑中闪耀,在泪水中浮现的是对教育和现实的思考。”央视在介绍中描述了纪录片《高考》。

社会现实纪录片《高考》六集,截取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断面,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记录,完整呈现了2014年高考的记忆,迅速引发了人们对高考的集体记忆,重新审视了中国教育。

“不管是激情教育还是填鸭式教育,都是把孩子放在学校的机器里打压,最后做成‘流水线产品’,总之就是应试教育。北大附中袁泉班的教育改革,似乎给了人们一线希望。但最终,孩子出国会受到怎样的教育呢?垫鸭子?质量?很难选择。”看完纪录片,网友在微博写下了自己的想法。

网友们理性、感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关于“高考”的讨论在网络空不断发酵。这部纪录片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9分。

其实之前很多纪录片导演都把镜头对准了高考,其中《高三》《中华门》就是大家熟知的作品。

“对于现实题材的纪录片来说,好的选题就像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需要巨大的冰体支撑。”纪录片《高考》总导演、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阎石解释说,作为父母,他们能深刻理解人们对孩子教育的关注,教育的重点是高考。“高考本身既有新闻价值,又有话题性。这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经历,很容易在情感上引起广泛共鸣。”阎石说,这一次,高考被大规模、大空间地记录下来,这也想聚焦社会热点问题。

阎石告诉记者,纪录片《高考》的播出可以看作是央视录制频道的一次尝试。他指出,在当下的电视荧屏上,不乏叙事宏大、画面优美、氛围宏大的优秀媒体纪录片,但贴近基层生活、贴近普通人的现实主义纪录片相对薄弱,这种类型其实对于纪录片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我想试着看看真正现实题材的纪录片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焦点:群体情境与个体选择

安徽毛坦工厂中学被誉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参加高考,其中三分之二是复读生。这成了学生和家长最后的希望;

回家高考还是留在我长大的城市?上海长期公益机构的孩子在迷茫中寻找生活的可能,这也是流动儿童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选择;

甘肃会宁是中国教育名县、国家级贫困县。在这里,高考成为学生走出大山、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必经之路;

留学潮汹涌,很多学生选择放弃高考,转投“国外高考”。但是,从准备留学考试到真正出国,一个学生和家庭付出的精力和参加高考一样多;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一个执掌衡水12年的校长,一个在北大附中掀起改革的校长,一个带领学生读书不考试的实验者,面对高考,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自己的教育理念。

纪录片《高考》用六集时间跨越不同的社会阶层,在不同的地理坐标上游走,充分展现了高考故事样本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纪实影像中,特定群体的处境与个体选择之间的差异,让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显得有意义。

其中,纪录片第三集《久违的孩子》,以农民工子女为故事主角。中国有2.7亿多农民工,有数千万儿童陪伴。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10个孩子中就有4个是流动儿童。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很难在自己的城市参加高考。

十年前,吴子凯、、林随父母来到上海。他们在流动儿童学校学习,成为长期公益组织合唱团的成员;10年后,他们面临着回老家参加高考还是留在上海读中职的选择...

“从小到大,妈妈带着我到处跑,所以去哪里离开,去哪里,我都会觉得很正常。”扎着马尾辫的吴,话不多,看起来乖巧听话。在父母的劝说下,她回到家乡重庆继续深造,并将于2016年参加高考。她希望申请上海的一所大学。

“这个城市很美,但真的会更多...不是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城市,而是这个城市的很多地方,我会无形中告诉我,我不属于这里。”在外滩的那个温柔的夜晚,刘艳霞剖析了自己对上海的感受。中专毕业后,她经历了找工作的波折。她希望通过自学考试继续提高自己的学历。

“我相信我的生活会更加精彩,我会有更多的选择。最重要的是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林蓝蓝最终被UWC录取,她计划毕业后申请达特茅斯学院。尽管林的故事仍然是一个例子,但它向人们展示了流动儿童真实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性。

思考:图像背后的沉默力量

高考《出山》第四集结尾,奶奶在村口看着孙女刘洋洋远行。镜头里,老人拄着拐杖的手不停地颤抖,看着远处的身影,奶奶的表情很复杂。最后,奶奶摇摇晃晃的背影上出现了两行字幕——“奶奶等不及去刘洋洋度假了,走后第二个月就去世了”。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赵艺告诉记者,“看到这,眼泪就下来了。两个简短的字幕抵得上千言万语。”

《高考》摒弃了中国纪录片中图文并茂、讲故事带解说的表达方式,借助字幕语言和影像结构推动剧情发展。这种独立于解说、以影像为驱动的方式,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更纯粹的记录,成为当下社会现实纪录片发展的重要方向。

“没有解说的风格可以为观众提供足够的空去理解和认知形象,弱化了导演对观众的主观引导。”阎石说,纪录片只负责客观地呈现影像,揭示问题,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会让观众做出自己的解读。

大部分现实主义纪录片在拍摄理念上遵循纪录片美学的原则,追求“真实电影”的原生态记录。它们主要遵循拍摄和抓拍,获取图像的手段单一,拍摄周期长,不可预测性大。然而,在最终的电影中,叙事起伏往往很小,欣赏往往很平淡。那么,当真人秀大行其道,人们习惯快速审美的时候,慢叙事、无评论、镜头简单的现实主义纪录片会有观众市场吗?

“打开电视,大量节奏快、视觉冲击力强的浮躁画面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想尝试的是关注当下,关爱人心,带给人思考和感动的视觉影像。”阎石说:“永远不要低估观众的思维能力。”现实主义纪录片的魅力在于其复杂性和敏感性。

《高考》播出后,有观众评论说“这是一部适合一个人戴着耳机静静地看的作品”。而这种回应和反馈也让阎石看到了网络环境下现实主义纪录片的新生存空。阎石认为,过去人们在电视上看纪录片的方式本来就有缺陷,纪录片的叙事节奏和家庭观影氛围不利于观众的独立思考。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网络点击观看纪录片,可以不受干扰地安静观看,这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现实主义纪录片的传播。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