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雏凤清声 诗画融汇 雏凤清声

2022-02-15 17:04游戏

马林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南宋时期,时间为1216年至1256年。他出生在河边,在浙江钱塘长大。他不仅是宋宁宗时期画院的领袖,也是南宋后期画院的杰出代表。

马林出生在一个画家家庭。五代七人在宫廷画院工作。他的父亲马援在绘画史上赫赫有名,与夏圭并称“马霞”。由于马林资历低,活动时间晚,在绘画史上的评价往往低于前辈。元代夏燕文的《目录学》和庄肃的《画续补》中有云:“远子马林,亦作杂画,捉不到父叔。我爱我的儿子远远超过我画的标题‘马林’,我希望我的儿子出名。”这一记载在后世绘画史上被广泛使用,马援为马林“代笔”也成为马林不如其父的证据之一。其实这种评价有先入为主的嫌疑。一方面,马林在继承家学方面有着自己的匠心,他的画不仅细腻诗意,在学院派绘画中尤为可贵;另一方面,马林的传世画作包括山水、花鸟和人物。他是不可多得的绘画全才,他的绘画成就不逊于马援。此外,与同时代的画家相比,马林传世的绘画作品数量可观,许多绘画作品都有皇帝题写的诗词,这证实了他在画院中的显赫地位,也让后人看到了南宋绘画的高超水准。

《听歌风》是马林的传世之作。这幅画是一个用彩色丝绸做成的竖井。画中,一个高士静静地坐在两棵巨松下,微闭着眼睛,仔细聆听着风吹过松树的声音。他似乎陶醉在大自然的奇妙魅力中。一个男孩站在旁边帮助他,“一主一仆”的构成掀起了对贵族地位的尊重。潺潺的流水,摇曳的松枝,摇曳的灌木,共同寓意着风来无影去无踪,也映衬着山谷的空。

马林以朴实的笔触营造了一个旷达的自然环境,画面内容集中在左侧,与右侧形成了现实与现实的强烈反差,给观者一种想象的空。对画面中的焦点人物高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他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皇冠和帽子,脚上有一个把手,他泰然自若。高适两岸的山石松树,用浓墨渴笔的斧头劈开,呈现出鲜明的黑白对比。远处的山峰被轻描淡写,反映了朦胧的自然氛围,构建了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与北宋的全景山水不同,马林的画面构图主要继承了父亲马援创立的“棱角”法则,画面注重留白突出重点。如果说,在同一个画名下,北宋唐力的《万壑宋风图》描绘的是北方深山峡谷中苍松涌动的壮美景象,那么马林的《听宋风图》则描绘的是江南秀丽山谷中悠然自得的幽雅境界,这也是南宋山水画与北宋山水画的一大区别。与马援苍劲苍老的笔墨相比,马林的画风总体上更加含蓄细腻,传达出婉约的韵味和强烈的诗意。

图片右上角有宋理宗题写的“听宋风”四个大字,“丙午”篆书印于杨雯,可以估计这幅画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春游六年左右。画框左下角有“陈琳马画”小字,证明此画为御用,可能是皇帝“命题画”的产物。这幅画曾经在西藏进入清朝。宋理宗题词的左边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用诗。诗中指出,画中的书生是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陶弘景。陶弘景是茅山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乾隆皇帝的推测得到了当代学者的肯定。有趣的是,画中陶弘景的画像与传世的宋理宗画像颇为相似。作为一幅帝王画,马林的创作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宋代皇室信仰道教,李宗皇帝亲自参与《道学十三赞》的制作,并扩建道场。松树传统上被视为绅士和贵族的象征,尤其受到道教的尊重。从这个角度来看,《听宋风》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山水人物画,它的画名和寓意都与皇室的爱好息息相关。马林能巧妙地迎合皇帝的绘画品味,这也是他深受青睐的原因之一。

《烛光夜游》是马林的一幅小型画作,纵长24.8厘米,横长25.2厘米。它的画名来源于《古诗十九首》中的两句话:“苦短,何不烛游?”马林用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宫廷贵族悠闲优雅的夜生活场景: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悬,倒映着院中盛开的海棠花,一位白衣书生依太师椅坐在门口,仿佛在欣赏美景;院内香火弥漫,雾气弥漫,建筑错落;服务员和烛台在门前的有序排列暗示了这一场景的高水平。

宋徽宗对画院制度的改革之一是用诗命题选拔画家,由此产生了“藏古刹于深山”“踩花去马蹄香”等热门考题,要求高校画家除了要有娴熟的技艺外,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烛夜游》唯美的画景让人想起苏轼的诗:“东风起拜光,香雾空转月廊。我怕晚上睡不着,就点高蜡烛,化红妆。”也许马林在构思和落笔时想到了这一章。

南宋画院建立在风景秀丽的西湖边。马林生于斯长于斯,他的山水画深受江南山水的影响,关注的是南方平原和稀疏的湖光山色。南宋皇室成员大多才华横溢,在此工作的马林深受皇室精致优雅的审美情趣和诗意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此同时,南宋的政治状态使人们长期处于追求和平和感情受到伤害的冲突之中。因此,珍惜时间,及时行乐成为绘画的重要主题。正是《烛光夜游》传达的这一理念,提醒观者,稍纵即逝的生命,就像这海棠。如果晚上不在烛光下欣赏,第二天可能就是“昨夜雨骤风”和“应该是绿肥红瘦”的没落。

在马林的作品中,人的活动是“画眼睛”的所在,但人的行为并不会破坏自然的庄严,而是始终以旁观者的角度融入自然。《烛光夜游》中虽然有大量的人造建筑,但巧妙地放置在群山之间,隐藏在雾气之中,降低了人们在月光下的存在感,激发了画面的无限诗意。这是一流画家的天才,也是南宋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

除了风景、人物和建筑主题,马林的花鸟作品也极其精美。其传世作品名录中有多卷梅兰题材,在以往宫廷绘画中较为罕见,是南宋院体画的新动向。《叠冰线迹图》以叠花的形式呈现,构图非常简单。图中从右到左只露出两个绿色花萼白眉。没有背景可以布局,也没有李树的整枝,让观者安静地专注在这两个绿色的萼片上。梅枝细如铁,一枝高高扬起,一枝向下低垂,枝上盛开的花朵与即将开放的花蕾错落有致,墨枝间点缀着粉色的花瓣,被绿色的花萼映衬,显得清凉美丽,仿佛有暗香流淌。马援用盛开的手法描绘梅花,先用细笔勾勒出花瓣轮廓,再由外向内用白粉将颜色绽放,在花心涂上胭脂和汁绿,通过一层一层的填色,使花瓣的颜色富有立体感,更接近大自然的真实状态。

由描绘的带绿色萼片的李,又名青梅,因其萼片为绿色而得名,在宋人中尤为流行。范成大在《樊村李树》中指出,梅花一般为紫红色,但为纯绿色,枝干翠绿,被认为是清高气节的象征,有人将其比作“九疑仙之萼片”。这幅画是杨皇后题写的,题名为“叠冰烤架”,画的上方刻着一个正确的楷书,上面写着:“如果你像一只寒冷的蝴蝶,呆在温室里,拥抱你晒黑的心,回忆你的旧香味。开到冷尖特别可爱,一定是汉宫妆。”杨皇后把梅花比作栖息在枝头的蝴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梅花不畏严寒的姿态就像汉宫传说中的俏佳人。全诗意境清雅,书法清雅可爱,与绿萼梅意象相交融,达到诗画合一。

从绘画表现来看,《叠冰补丁》继承了北宋的现实主义精神,突出了梅花的装饰趣味。画家们用工笔表现出丰富典雅的“宫梅”,这实际上是与文人所崇尚的笔墨、花卉两种不同的风格。马林的梅花通过其“角”构图加强了绘画的新鲜感,画面在书写空之间特别转移,使梅花具有“托物言志”的功能,形成“诗画结合”的效果,显示了马林对文人画的吸收。

国学大师陈寅恪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在赵宋时期达到顶峰,然后逐渐衰落,最终会复兴。”绘画艺术在宋代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宋代皇帝的热情和直接参与,使画院制度日益完善,产生了一批审美先进、技法高超的大师。马林及其绘画代表了南宋画院的最后一个高峰时刻。在马林生活的时代,文人画已经深入人心。马林的画表现了诗和画的交融。他的画是学院画与文人画之间的桥梁,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书画同源”、“诗画一律”的核心理念。由此,开创了一种个性化的象征主义,在继承马家族传统绘画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汇。他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为南宋画院带来了生机。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