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我要谋国 张治中:国军高官保卫毛泽东,80岁病重,毛泽东送东北最好人参

2022-01-16 10:27游戏

“双十协定”签订后,张治中与周恩来、马歇尔组成最高军事三人组;为了处理积分榜问题,他们一起飞去视察北平和张家口。

考察结束后,张治中再次来到延安。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延安。在此之前,张治中为了国共和平曾两次去延安。对于张治中的第三次延安之行,毛泽东非常重视。不管张治中是到了还是走了,毛泽东都亲自去接他。

1949年,作为国民党和谈代表,张治中来到香山双清山庄,再次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用“精美的餐桌”招待他。每次介绍张治中,毛泽东都会说:“他是‘三来延安’的好朋友”。

张治中和毛泽东的相识始于1945年。在此之前,张治中对毛泽东不是很了解,他甚至对毛泽东能够成为共产党的领导人感到困惑。然而,自从张治中遇到毛泽东后,他的观点瞬间发生了变化。从此,张治中成了毛泽东在党外的好朋友。

国共最后一次谈判破裂后,张治中被共产党真心挽留,最终下定决心留在北平。但是,他心里还是很忐忑。毛泽东说,即使是除夕,我们也要从第一天开始。毛泽东的话终于坚定了张治中悬着的心,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此后,张治中与毛泽东交往密切,毛泽东在国家建设等诸多重大问题上与张治中进行了磋商。他们是好朋友,无话不谈。当他们发生争执时,毛泽东说:“你只能说服,不能征服”。

了解毛泽东的人都知道,在毛泽东的朋友中,能让毛泽东做到这一点的人仍然非常少。

张治中病重时,毛泽东非常关心他的病情,派人把东北最好的人参送给他,希望他早日康复。由此可见,张治中和毛泽东确实是好朋友。

毛泽东接触了许多国民党起义将领。虽然这些将军接受了毛泽东的领导,但他们与毛泽东的关系非常融洽。然而,在他们之中,张治中是唯一一个可以被毛泽东称为朋友的人。

张治中和毛泽东并不是很早就认识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并不了解对方。那么,他们深深相遇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国民党高级军官张治中是如何保护毛泽东的,以及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张治中出生于1890年,比毛泽东大三岁。他出生在安徽省潮县,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张治中家以前是大户人家,后来倒了。到他父亲那一代的时候,他的家庭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农民。张治中的爷爷常年在农村务农,几乎没有出过村。张治中的家庭背景与毛泽东非常相似。

和毛泽东一样,张治中也不甘于在一个小村子里无所事事,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他努力学习,上了军校,还参军了。1924年,张治中受到蒋介石的高度重视。到1925年,他已经成为蒋介石总司令部的副司令。

这时,毛泽东正在广州举行农民运动研讨会,他们还没有见过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治中和毛泽东虽然是各自党派中最重要的人,但却被误错过了,这很遗憾,可能只是因为机会还没有到来吧!

张治中能力出众,清廉,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抗日战争中,张治中两次率军抗击日寇,取得了保卫上海的胜利,激发了全民族对抗日胜利的信心。

后来蒋介石实行“先留国内后出国”的方针,对日寇采取不抵抗政策,但张治中放弃了上海。蒋介石派张治中带兵打红军,张治中却交出了军权,说宁愿当教官。

蒋介石对张治中的表现深表怀疑。他认为张治中“同情红军”,有暗中联系红军的嫌疑。于是,蒋介石派军事特务对张治中进行秘密调查,寻找他“与共产党沟通”的证据,但最终一无所获。

蒋介石暗中观察张治中,见他大权在握,但从不以权谋私或拉帮结派。他终于放弃了对张治中的防备,委以重任。此后,张治中先后担任湖南省主席、西北营主任、“新疆省”主席、蒋介石侍从室主任、国民党和谈首席代表。

张治中任湖南省主席时,改变了湖南反动当局以往的政策,与湖南各界人士相处甚好。他在湖南呆了14个月,使湖南省各派和平相处,相安无事。

有一次,浏阳县县长以捏造的罪名枪杀了一名共产党干部。张治中知道后,派人查明事实,严惩县令。后来,张治中向共产党在湖南的组织通报了事件的处理情况,但这一事件给共产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9年,徐特立曾经提到过这件事,他对张治中的行为非常赞赏。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时的毛泽东会从老徐的前辈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张治中的情况,他肯定会对张治中有很好的印象

张治中也是国民党中唯一一个没有和红军打过仗的将军。因此,他被称为“和平将军”。从这两点来看,毛泽东对张治中的印象一定非常深刻和友好,这也为他们日后结成亲密朋友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对张治中的深入了解是从国共谈判开始的,早在三年前,在张治中的努力下,蒋介石就曾表示愿意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开会。

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急转直下。虽然双方不断协商,但效果平平。国民党领袖张治中非常希望国共两党能够和平相处,共同抗击日寇,挽救民族危亡。

在他的努力和不断鼓励下,蒋介石的内心也燃起了与共产党谈判的意愿。1943年,蒋介石召见张治中说:

“我想请毛泽东到重庆来,我们当面谈一切问题,你看好不好?”

张治中听了蒋介石的话后非常高兴,因为蒋介石第一次提出这样的想法。张治中回答:“很好!非常好!我完全同意。”

蒋介石立即把写给毛泽东的亲笔信交给张治中,张治中又把信交给正在重庆谈判的林彪,要他把信带到毛泽东。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共产党对这封信只字未提,张治中也没有胆量去问周恩来。这件事过去了。不过,这件事为毛泽东后来在重庆谈判做了预演。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的主要矛盾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转变为国共两党的矛盾。

中国各界爱国人士都希望国共两党能够和平建国,共同重建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同时,在国际上,苏联、美国、英国等国家都不希望中国发生内战。虽然蒋介石有打内战的心,但当时调动国民党军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为了争取内战时间,蒋介石听从国民政府文官吴定昌的建议,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和谈。

后来,蒋介石连续给毛泽东发了两封言辞诚恳的电报,电报中说:

“大战方告终结,内战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勠力,从事建设……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蒋介石和美国都认为,这次邀请毛泽东谈判,有进有攻,有退有守的效果。如果毛泽东不来重庆参加谈判,他就可以宣布共产党拒绝谈判,把内战的责任推给中国共产党,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在道德上站不住脚。

如果毛泽东来到重庆,他可能被迫交出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即使谈判失败,他也可以为内战争取时间。蒋介石和美国都希望利用高官厚禄的利益诱使共产党投降,从而消灭共产党。

为了扩大宣传效果,蒋介石曾给毛泽东发了三份电报,刊登在《重庆中央日报》上。当时这三封电报确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舆论普遍认为,如果毛泽东去重庆,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如果毛泽东不去重庆,那是毛泽东的错。甚至斯大林要求毛泽东去重庆参加谈判,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

毛泽东洞悉了蒋介石的阴谋,他仔细分析了当时国内外的舆论和形势;毛泽东认为,第一,要时刻警惕蒋介石的拖延出兵计划,并采取防范措施。第二,要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即使内战可以尽可能推迟,这也是非常有利的。于是,中国共产党同意和谈。

1945年8月27日,美国的张治中和赫尔利从重庆来到延安,欢迎毛泽东来到重庆。这是张治中与毛泽东的第一次会面。

张治中对国共和谈的热情和对和平的期待打动了毛泽东,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第二天,张治中、赫尔利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一起从延安前往重庆。

毛泽东在九龙坡机场发表了简短讲话,重庆和国内主要报纸都对国共谈判表示乐观态度。张治中后来说:

“毛先生之到重庆,象征着中国内部的团结,意味着国共两党新关系的开始。”

毛泽东抵渝当晚,蒋介石设宴欢迎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人。毛泽东、蒋介石先后发言,大家推杯换盏。气氛很和谐。国共两党也多次礼节性互访,两党领导人坐在一起讨论国家问题,这是北伐战争以来从未有过的。

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来到重庆,冒了很大的风险。为了毛泽东的安全,周恩来很伤脑筋。在重庆,虽然有两处民房供中共工作,但这两处民房要么不方便会客,要么面积小。

为此,周恩来找到张治中并谈了这件事;没想到,张治中听了周恩来的顾虑后,直接把家让给了毛泽东。

张治中的官邸是上清寺的桂园,桂园的对面是蒋介石的官邸;桂园离中共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和中共中央所在地不远。毛泽东住在这里非常舒适和方便。

毛泽东白天在桂园工作接待来访者,晚上回到八路军办事处。虽然张治中对这个安排考虑得很周到,但他并不放心。

当时重庆有很多势力,包括袍哥帮和散兵游勇,毛泽东身边只有一个警卫。因此,无论毛泽东是在桂园工作还是外出,他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张治中找到了周恩来,经过协商,张治中调来宪兵负责看守,有效地保障了毛泽东的人身安全。

张治中还告诫家人平时不要回桂园,不要打扰毛泽东的作息。他还派亲信掌管毛泽东的日常生活,这样外人就不能插手了。通过精心的布置,张治中为毛泽东创造了一个非常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虽然张治中的安排让周恩来松了口气,但重庆谈判持续了43天。谈判过程复杂,气氛紧张。经过20多天的谈判,国共两党的核心问题是军队和政权。

谈判结束时,国共双方可以达成协议的条款已经达成协议,那些尚未达成协议的问题打算作为遗留问题搁置,或在未来继续讨论。最终,中国共产党在一些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让步,国共两党最终签署了《双十协定》。

在谈判陷入僵局的那一刻,张治中是最紧张的。他焦躁不安,不愿意吃饭。最后,他身体瘦弱,经常叹气。毛泽东看到张治中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献出生命的精神,深受感动。

当重庆谈判最终圆满结束时,谣言传遍了全世界,说间谍要对毛泽东采取不利行动。许多民主人士劝说毛泽东尽快返回延安,毛泽东的安危再次成为周恩来的心病。

周恩来找到张治中,周恩来说:“毛主席想早点回去,能不能早点签协议?”张治中说:“你预定什么时候回去?”“定于10月1日。”周恩来愣了一下,说:“可是我不放心毛主席一个人回去!”

张治中听了周恩来的顾虑后,立即说:“既然接待了毛先生,当然有责任送回去。”张治中的这番话让周恩来的心放松了下来,张治中的这番话极大地触动了周恩来。

后来,周恩来在和张治中聊天时谈到了这件事。周恩来说:“你答应护送毛主席,我就放心了。不然真的吃不下睡不着。”

10月8日,张治中举行盛大欢迎宴会,重庆政要、社会名流出席。张治中将军说:“今晚的会议主要是欢迎和告别毛泽东先生。”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张治中首先总结了重庆谈判的成果,然后张治中说:

“毛先生已经在重庆呆了四十天了。延安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他打算在一天之内回到延安...我今天请大家到这里来,一方面是对毛先生这次来重庆惠然访问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也是对毛先生这四十天辛勤工作的告别。”

毛泽东在张治中演讲结束后,也做了即兴回复。毛泽东说:“中国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和,和才是最重要的。除了和平的方法,其他所有的计划都是错误的。”毛泽东的话给参加宴会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对国内和平寄予厚望。

10月10日,双十协议成功签署。10月11日上午,张治中作为蒋介石的代表,亲自护送毛泽东回延安。这是张治中第二次来延安。

当张治中到达延安时,他面前的景象让他非常惊讶。他在日记中写道:“干部、群众、学生、男人、女人、老人和年轻人,在他们的表情中,充分表现了对党的领导人最大的喜悦和关心。那种情况,我真的很感动。”。

晚上,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同志也举行了隆重的晚宴欢迎张治中,大家谈得很好。

第二天,张治中要回重庆。毛泽东亲自把张治中送到机场。在路上,毛泽东说张治中是一个真正想要和平的人。张治中问:“你为什么看?”毛泽东说。

“第一,你把《扫荡报》改为《和平日报》,《扫荡报》是在江西围攻我们时办的,你要改名字,一定有很多人很不赞成的。第二,你把康泽办的一个集中营撤销了,是做了一件好事。”

毛泽东的话给张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张治中曾经说过:

“这些地方,都充分说明了他的细心和恳挚,给我以不可磨灭的印象”。

后来张治中第三次来到延安,毛泽东亲自去机场迎接张治中。在招待会上,张治中说:

“今后,你写历史的时候,别忘了写‘张治中到延安’。"

这句话引起了全场的掌声。

后来,张治中回忆说:

“三到延安时,有一位中共的朋友说‘你的话讲得很好,我们可以写历史了,就是说我们是成功的,而不是失败的’。张治中笑着回答说:‘我从来就没有意识到共产党会失败’”。

1949年,解放军在辽沈、淮海、平金三大战役胜利后,离南京很近。蒋介石被迫离开南京,李宗仁上台。李宗仁上台后,立即表示愿意与CCP举行和谈。李宗仁的行动是与中国共产党“渡江而治”,然后像抗日一样抵抗解放军的进攻...

经过李宗仁的安排,4月1日,张治中等人作为国民党谈判代表在北平与周恩来等人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周恩来明确表示:

“我们欢迎基于八项原则的和平谈判;想要讨价还价,我们不能允许;和谈期间不要过河;和谈完了,再谈渡河,但不能谈,就得渡河。”

经过国共两党十几天的反复讨论,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李宗仁和贺等人决定向蒋介石请教。蒋介石接到电报后大喊:“无能,辱国。”

最后,宣布他不能接受和平条款。到了签字的最后期限,张治中接到了贺拒绝签字的电报。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进军全国的命令。

这时,作为国民党谈判代表的张治中被一座山打败了,心里很不舒服。然而,毛泽东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对待他。在欢迎宴会上,毛泽东对张治中说:

“1945年我到达重庆时,非常感谢你们的热情接待。你在重庆设宴招待我,到了延安,我只能用小米招待你。非常抱歉!"

毛泽东的客气话稍稍缓解了张治中紧张的情绪。4月21日,南京解放。周恩来、毛泽东等人都希望张治中能留在北平。说:“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个叫张的朋友了,这次不能对不起你。”

面对四处散布的谣言,张治中愤然发表《时局声明》,决定留在北平。毛泽东、周恩来称赞张治中的所作所为,周恩来也从北平秘密接收张治中的家属,解除了张治中的后顾之忧。

知道张治中非常了解新疆的情况,推荐他去西北与彭合作。毛泽东说:“让我们再来一次国共合作吧。”

张治中将军和彭相处得很好。后来,彭奉命前往朝鲜指挥抗美援朝战争,而张治中则继续与中勋合作,为西北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毛泽东和周恩来都非常关心张治中的工作和生活。张治中生病时,毛泽东给张家发了一封亲笔信表示哀悼。张治中的腿经常神经痛,和邓经常给他用药。

有一次,毛泽东收到了四颗重达30磅的大白菜,他认为这是一颗稀罕物。他还特意给了张治中一个。张治中和妻子把这颗大白菜种在花盆里,大白菜开花了两三尺高,让人惊叹。

张治中还对新中国的名称和国旗样式提出了重要意见。1949年6月,毛泽东召集各界人士召开座谈会。在讨论新中国的名称时,毛泽东提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张治中发表了不同意见,说不如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认为他说的有道理。经过讨论,确定了现在的国名。

8月,毛泽东准备开一个论坛,讨论新中国的国旗样式。会前,张治中来到毛泽东住处聊天,张治中问毛泽东想选择什么样的国旗样式。毛泽东说:“我同意一星一黄河。你怎么看?”“我反对,中间一条杠,把红旗劈成两半,不能变成分裂国家吗?”

后来,在座谈会上,张治中再次谈到了自己对国旗的看法,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可。所以大家一致认为五星红旗应该作为新中国的国旗。

张治中和毛泽东相处总是各抒己见,毛泽东非常重视他的建议,每次都认真考虑。他们不仅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也是各抒己见的朋友。

国民革命军二等将军张治中,国民党高级将领,黄埔系骨干将领。他之所以能为和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追随毛泽东,与他对毛泽东的信任分不开。

1969年4月6日,张治中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张治中重病期间,毛泽东悉心照料,从东北派出了最优秀的人才。毛泽东从未忘记老朋友张治中。

笔者认为,国民党的叛变将领有很多,但毛泽东与张治中的关系最为特殊。这不仅仅是因为张治中一生都在为和平奔走,更是因为他在每一次重大的抉择中,都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他坚持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全心全意争取国共两党的团结。无论是北伐战争、Xi事变、重庆谈判还是北平谈判,张治中将军都为两党合作和国内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是在几次国共和谈中,张治中多次能够从大局出发保护和护送毛泽东,毛泽东也特别照顾这位党外朋友。建国后,他重用他,虚心听取他的意见,在生活上给予关怀。

张治中高度评价党,邓鹰巢高度评价他是“不与共产党作战的将军柏文先生”;周恩来称赞他是“爱国者”;毛泽东称赞他是“一个真正想要和平的人”,这使张治中无愧于“和平将军”的称号。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