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陈敏恒 北大原校长驳院士享副部待遇:能跟副省长一样吗

2022-02-24 00:37营养

在机场乘坐贵宾通道,最重要的是展现“院士身份”

铁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并不介意“晒”自己的收入。

他于1995年当选为院士。当时每月“院士津贴”是200元,几年后提高到每月1000元。截至目前,1000元仍是两个研究院所有院士享受的月津贴标准。80岁以后,两个书院的院士成为“高级院士”,不再有院士选举的投票权,但也领取“高级院士津贴”,每年1万元。

王当选为院士时,在河南工作。根据省里的文件,直到离开当地,他仍然每月收到500元的技术津贴。目前,他的工资与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作为副总工程师,他的月薪不到2万元。此外,他还是北京交通大学的教授,建了一个实验室,每月给他5000元的补贴。很多学校要求他兼职,他都答应了,但只让对方承担往返路费,其他什么都不要。

“我在整个院士中地位很高。”王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农业领域的院士,他的妻子已经去世,他的孩子常年在外看病。他的家庭很寒酸。有记者来访,院士说,不要报道我的生活,不然年轻人会看到院士穷到连学农都不愿意。

王坦言,当选院士后,很多人上门。只要他愿意转学到南方某个单位,他所在的省每月会给他1万元的补贴。有人请他做项目顾问,一个项目给他10多万,他不敢做“顾问”。某市设立“翰林院”,邀请他开会。他提了一些建议。市政府官员拿出一个布袋,说这是他的“顾问费”。他估计“至少10万元”。但他拒绝了,“这不就是整个我吗”?

他觉得有些院士表现不好,损害了院士群体的形象,但社会对院士的理解是“误解多于理解”。

“我觉得社会上对院士有很大的误解。”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奇峰院士也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达了深厚的感情。

比如有传言说院士享受“副部级待遇”。周奇峰指出,国家对院士有优待,但绝对不是副部级待遇。政治上,院士能看到副部级官员的内部文件吗?生活中院士享受不到副部级的住房标准,也没有班车。医学上,国家会安排院士体检,但医院不会按照副部级待遇为院士服务。副省长可以像院士一样去医院看病吗?

他能想到的优惠待遇之一,就是坐飞机时即使不买头等舱,也可以进入贵宾室等候航班。他认为这反映了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这是不是太多了?”

北京大学有很多院士。北京大学住宅区有“院士楼”,院士住房标准为140平方米。据周奇峰介绍,北京大学原校长陈佳洱、徐志宏院士和他本人都住在那里。北大院士也没有配备专车。如果有院士需要帮助,学校会为他派车,但实际上很少有院士主动要求。很多院士宁愿打车。师生们可以看到,陈佳洱院士在80岁之前都是骑自行车旅行的。

王能想到的最能显示他“院士身份”的事情,就是在机场乘坐贵宾通道。但在他工作的铁路系统,却没有这样的待遇。

他有时候去北京交通大学,先坐地铁到西直门地铁站,然后花5块钱坐一辆“黑色三轮车”。有一次老师发现了,对他说,你是院士,多危险啊!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54岁的数学家袁亚湘院士建议记者去著名数学家王元和杨乐的家中——只要看看他们的住房条件,就知道院士没有特殊待遇。在袁亚湘读书的时候,王元和杨乐就已经出名了,但是他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还不如一些年轻学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院士也没有专车。

袁亚湘记得很清楚,在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之前,科研人员的工资很低。为了提高工资,他那一代的学者提出希望每个月能提高1000元。王元院士说,涨1000是不是太多了?800就够了。

袁亚湘感慨地说:“这些科学家真简单!”

他说院士中一定有不合格的成员,但任何群体都会有害群之马。现在需要警惕,不要妖魔化院士群体。

袁亚湘还认为,一些省份鼓励“引进”院士是为了政治成就。“如果你来我们省,我可以给你一栋别墅。”。在一些行业或地方,院士被视为副部长和“少将”。他认为院士制度本身需要改革,但要制止这种不合理的现象,需要控制的是部门,而不是院士本身。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