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何占豪 88岁何占豪又上指挥台 为何不主动提《梁祝》经典 却希望打破这“老三篇”

2022-02-16 12:13营养

说起“朱良”,人们往往脱口而出经典的主题……何占豪和同学陈刚创作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成为世界上演奏和录制最多的中国管弦乐。

然而,4月25日晚,88岁的何在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厅再次站上讲台,接受《解放日报·上官》记者采访时,他并没有主动提及梁祝。在“上海春季艺术展演季”开幕前,他还为上海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的几十名学员进行了完整的排练课,没有以“朱良”为例。

风华正茂的他,在上海市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眼中,希望新生代音乐人创作出更多以红色为背景的革命音乐,就像他在晚间交响乐专场亲自执导自己的交响诗《龙华塔》一样。“从《红旗颂》《黄河》到《龙华塔》,我不想多年后还是这样的‘老三’。不知道年轻人能不能写出‘下一个’?”

关于与何的相关话题,何面对《解放日报》和上官记者的提问开始“澄清”。他透露,在中国香港电台举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朱良》连同一些知名作曲家的代表作,被评为“十大最受听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然而,何评论说:“谢谢你的鼓励,但我不高兴。这些作品都不是年轻作曲家写的。”

占豪解释说,音乐至少有两个功能,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娱乐大众”。“每个人都在谈论爱情,但他们不能总是写这个主题。”除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自己的作品也表达了大量的革命红色精神,从二胡协奏曲《莫愁女》到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再到他的新古筝协奏曲《英雄的眼泪》。

“不幸的是,音乐行业在这一领域的新创作较少。”何占豪说,“音乐应该把这些传达给当代观众,让每个人都能产生共鸣,激发斗志,感受生活。”因为音乐可以表达情感,并从中学习信念。就像交响诗《龙华塔》一样,它表现了一位前棉纺厂工人在上海解放时,来到她心爱的尹福烈士牺牲的地方龙华塔所唤起的记忆和情感。

“龙华有几千年的高风,壮士不穷。墙外桃花墙的血一般都是鲜红的。”这首在龙华监狱发现的名为《无名氏》的诗,是一首激发了80年代交响诗《龙华塔》的诗。

在《史圣华少》第一交响曲的排练现场,何以奏鸣曲的深情向现场演奏的音乐学院学生们讲述。尹福的烈士被反动派秘密杀害,就地掩埋,直到上海解放。我知道谁牺牲了,我在哪里。“如今龙华塔外,桃花年年开,忠义骨埋在桃花下。”

奏鸣曲在舞台上响起。在龙华塔的主题中,何追溯了龙华塔的形象,这是一座屹立不倒、傲然挺立的地标。在第二个主题中,他指挥交响乐团演奏了主人公年轻时爱情的各种回忆;在拓展部,他再现了革命志士与黑暗势力战斗,失去亲人悲痛后继续奋斗的场景;音乐在高潮处进入再现部,老先生通过龙华塔的主题进行呈现,引导年轻学生知道光明终将战胜黑暗。

“今天的一切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何占豪,1956年入党,至今已入党65年。他入党时,和他前面的音乐学家同龄。他坦言自己有作曲家、教授、党员等多个身份,其中党员是第一位的,这个身份不是“空头”。

当学院告诉何考虑到老先生的年龄,这个“舞台音乐晚会班”只持续了40分钟时,何笑着说:“这个时间不够,我不怕累,我也不会累。”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