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美国海归 海归自嘲成“海废”:我放弃美国加州工作签 回国却成“家里蹲”

2022-02-09 07:39营养

“路边的树绿油油的,不知不觉又错过了一个春天”。

春季招聘结束,会进行一次企业简历,结果可以在海归文本中期待。

“估计再也没有机会了。小树已经发芽,我还是一粒没有收获的粮食。”。

文汶是硕士回国人员,回国后一年多没有缴纳社保,因此保持了应届毕业生的身份。

“看来没用。去年的秋耕没有结果。今年春耕提前结束。可能是今年找工作的人太多了。

其实早在去年,招聘市场就成了“图拉场”。

智联招聘信息发布的《2020年中国海归企业就业毕业生创业实践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人数较上年增长33.9%,增速远高于2019年和2018年。然而,即将回国发展自己就业的应届大学生人数较2019年猛增67.3%,增速是海归的两倍。供应量在增加,但坑的数量在逐渐减少。

像文汶一样,等待就业的海归被戏称为“海草”,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海归则称自己为“海洋垃圾”。

豆瓣甚至成立了“海归废品回收协会”,16400多名海归加入了这个群体。几乎每天都有人抱怨找工作难。

金融教育故事也采访了很多海归。国外一些知名理工大学有美容硕士,甚至投了100份简历,却没有找到社会工作,哭着质疑自己是失败者;能在美国拿到相关工作签证的归国夫妻,回国后都失业了,成为没有政府收入的“居家寮”;悉尼大学管理学硕士,曾在国外工作,取得较好的学生成绩,但回国面试时被HR质疑。加入公司后,他被当作实习生对待,一个工作日就走了。

海归大师发了100份简历都没有回复,哭着质问迷路了

“显然,你可以依靠面子的价值,但你更喜欢为实力而战。朋友们经常拿“李苒苒”开玩笑。

1994年,东北人冉冉在浙江长大。她有天生的好嗓子,漂亮的外表和很强的表达能力。

本科时,她选择了一所艺术院校的传媒专业。她本来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进入媒体圈,但她不喜欢做宣传工作,也不打算靠面值谋生。

经过几方面的考虑,这种基础教育的学习英语教学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女孩,所以她选择了出国留学。她雅思考了6分,拿到了中国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悉尼大学校园

“很多人根本不在乎,但我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我一整年都在做,没有周末和休息,早上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

除了学习的艰辛,冉冉还承担着巨额的留学费用。

一对一雅思辅导班学费10万元,悉尼科技大学通过的一年学费20万元,生活费和成本费用约15万元,还有一些企业的其他教育支出,花费了数百万的累计时间。

根据数据分析,在主流留学目的地中,美国每年的留学费用约为35%-50万,英国为20%-35万,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18%-30万。

“大多数出国留学的家庭都投入了数百万。如果他们想收回他们的‘投资’,让孩子赚回来,恐怕要等10年。”。

冉冉不想留在国外,也不急于挣回学费,但她渴望工作,她的目标是进入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

《2020年海归就业毕业生创业实践调查报告》显示,海归在回国就业的职业技术选择上,更倾向于金融、互联网、娱乐等行业。其中互联网服务业能吸引22%的海归,占比最高。

然而,一场并非突然爆发的疫情,让冉冉的毕业设计变得越来越多变。

2020年1月,疫情爆发后,澳大利亚政府禁止中国学生入境。直到3月,学校通知可以开始,但必须在另一个国家。

冉冉飞往泰国曼谷隔离15天,然后经新加坡转往悉尼。但万万没想到,费了好大劲才到悉尼。只上了一天课,澳大利亚就爆发了疫情。4月8日,她每周买一次高价机票,飞回国内在家上网课。

虽然过程很辛苦,最后还是毕业了,但是之后的求职并不顺利。

2020年秋天,正好赶上搬家,冉冉信心满满,投递了近100份简历,但只有10份回复,却没有一份在小组面试中成功。

无法阻止打击的她,非常崩溃,从自闭症到社交恐惧,甚至不愿意出门,开始怀疑出国的决定,一向自律的她开始吃得太多,吃火锅,吃甜品,晚上还在床上偷偷哭。

“那段历史时期,特殊人群形容枯槁,出门不化妆,整个人都垮了。”。

这一天持续了三个月,“我不想呆在家里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

于是,她拖着行李箱,一个人就可以来到中国上海,开始参加社会招聘。

在上海的10天里,冉冉采访了20多家公司和企业。最后,我们收到了4个报价,但没有一个是可以接受的。“都需要很小的企业,工资管理标准很低。”。

冉冉的预期工资是8K-12K,但这些企业大多只能支付6K。

虽然在上海求学期间没有找到自己的工作,但冉冉最终恢复了一些文化自信。

她开始分析总结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失望之余,就在她准备放弃“大厂目标”的时候,一个朋友给她介绍了一家互联网工厂。

三次面试,三个月来回,等待真的很折磨人。

有一天,她忍不住了,瘫在父亲面前哭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却一无所获。”。

父亲很爱女儿,但只能安慰她。别担心,慢慢来。

直到今年3月,冉终于“竭尽全力”,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厂的录用通知。这是一个她非常喜欢的公关职位。每天,她都要面对不同的人,面对新的挑战,学习新的知识。简从不懈怠。

工作压力大,996的强度也不小,但和之前找工作的迷茫焦虑相比,不算什么。

年轻夫妇和加州消费者都有自己的工作签证,但回到中国后,就变成了“蹲在家里”

“你知道在加州拿到工作签证有多难吗?

说起这段经历,“林曼曼”语气低沉,因失落而褪色。

林曼曼出生于1992年,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瓦尔帕莱索大学。本科选择音乐教育,研究生选择艺术管理。

瓦尔帕莱索大学校园

他们学习的地方中国人很少,不习惯吃饭。曼曼总是想早点毕业回家。但是去加州旅行改变了她的想法。“我对它一见钟情,决定先留下来工作。”。

毕业后,林曼曼很快在加州一家中文报纸找到了记者的工作,丈夫也在一家企业公司找到了数字经济运营管理的职位。

“有10万人,只有少数人能拿到工作证,但我和老公都拿到了”。

情况有所好转,他们甚至计划在加州买房。

2019年底,林曼曼的父母来到美国看望这对新婚夫妇。但是武汉大学突然爆发疫情,回国机票信息的预约很难实现,我们的父母不得不赶紧回国。

父母一走,林曼曼就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但当她听到自己应该幸福的消息时,她崩溃了。

疫情爆发后,她的父母没能来美国照顾她。她刚找到工作,不想丢掉工作。

随后,加州爆发疫情,公司通知该孕妇刚在网上面试写作,工作终于保住了。

一个人怀孕期间,曼曼大着肚子自己买菜做饭,熬到孩子顺利分娩。父母也不能来美国。他们只能高价雇佣阿姨。阿姨的工资是每月6000美元,还要多给20%的小费。

这笔开支给你的小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曼曼和她丈夫的月薪约为6000美元。

早些时候,曼的工资被削减了一半,因为他在家工作。怀孕8个月的时候,因为经常休产假考试,公司让她休息,没有收入来源,靠丈夫勉强养活自己。

即便如此,他们也不会回家。满月后,曼曼出去看房,打算在加州买房。

正是通过这次房屋检查,一些事故几乎发生了。

美国人疫情防控意识淡薄,几乎没有人戴口罩。

但是她丈夫每天都出去工作,她阿姨想回家。他们可能会带回感染病毒的婴儿。曼每天都在恐惧中,而且她的产后恢复不好,这让她很沮丧。她每天都忍不住哭。她曾经怀疑自己患有产后抑郁症。

曼曼并不孤单。《2020年境外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已成为大学生选择回国的主要因素。

最后,这对年轻夫妇决定回家。2021年1月,他们花了10万元买了一张高价机票回家,却没能顺利回家。

在同一架飞机上的乘客中,有四名患者在新冠肺炎被确诊。不幸的是,他们是密切接触者。就这样,与世隔绝了快一个月的曼曼见到了中国已经焦虑的父母。

但曼曼没想到的是一个更大的考验。当她回到家时,她可以找到工作,因为两个人都有工作经验。

所有能发的简历都丢在海里,没有回复。“我们不喜欢低工资,高工资也不喜欢我们。”。

《2020年中国返乡就业大学生创业实践调查报告》显示,近90%的海外留学生回国后选择自主创业,薪酬管理和福利的发展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海归求职者的期望主要集中在8000-10000元/月,通过薪资达到10000-15000元/月,而整个平台上求职者的薪资更集中在4000-6000元/月,这也成为很多中小企业不选择一个海归人才的原因之一。

曼曼和她的丈夫也想进入一家大工厂。

不能降低标准,找不到工作,还要面对亲戚朋友的询问。“同龄的朋友,大多已经有车有稳定的工作。出国几年后,我们成了‘海荒’,一无所有。”曼曼一半是戏弄,一半是无奈。

“最可怕的是,在我的简历被一个个拒绝后,我连每月投资8000元的信心都没有。我觉得自己真的脱离了乡村生活。

曼曼说,五一过后,丈夫打算先找份工作,哪怕工资低。毕竟在国外工作生活了这么多年,要慢慢适应国内的节奏。

据数据分析,31%的海归求职者需要4个月以上才能找到自己的工作。曼曼对这次在中国的活动时间也有一些心理准备。

“如果真的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有可能做完传染病再返回美国”,但曼曼并不知道传染病什么时候能彻底结束。

著名的返校节产生了一个“实习生”,只工作了一天就离开了

“我绝对可以留在中国,再也不出去了”。

鲁楠楠,北方女孩,性格开朗。

1994年,她去澳大利亚读高中,直到悉尼大学毕业。她做了三四年的兼职,负责澳大利亚一家媒体公司演唱会活动的推广。她的月薪不高,一万多人民币。

是一次意外,触动了楠楠回归中国的转折点。

一个和中国学生一起在楠楠对面租了一个小区的女孩突然跳楼自杀,让楠楠感到很难过。她不想品尝独自生活在异乡的孤独。

2020年7月,楠楠花4万元买了回家的车票,很快就开始在北京找工作。

一线城市是南安就业的底线。她提交了数百份简历,在北京工作。遗憾的是,近百份简历只收到20%的回复,而且都是不满意的公司,“当时心态崩溃了”。

与一些期望高薪的海归不同,楠楠更关心的是自己公司的发展是否“参与”,公司的市场前景,是否有晋升机会。

但是一些大厂商不太重视海归身份的光环加持,尤其是对于薪资标准低的应届毕业生。很多HR认为应届毕业生不应该提高标准。

在一次采访中,人力资源部的一个人问她:“作为大一新生,你为什么会提到这种情况?”

吕楠楠很是不满。有四年的勤工俭学经历,她不认为自己是新人,也不想从头开始。

多次碰壁后,她妥协接受了加入宣传策划实习的条件。只能工作一天,“周四申请,周五晚上离开”。

“骨子里的人还是不能自己做。他们不能做一些公司的饮料,也没有挑战性的无脑工作”。

离职后,楠楠收到一封信,也是公司公告。她喜欢企业文化。

这次她不是实习生,但克制了很多,放低了姿态。

“我不想从新人开始,但我可能无法忍受我们自己的低级错误,所以他们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硬实力。”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节奏很快,工作也很累。

结论

有海归谈“迷茫”“崩溃”,但焦虑、抑郁、痛苦、绝望,还有豆瓣“海盟团”大部分“海带”的现状。

很多海硕留下了贴纸,以为镀金处理后会有更高的竞争力,但到处碰壁后才发现,但他们依然竞争发展不超过我们国内的985、211本科生。

相关市场调研分析报告也显示,86%的受访企业可以认为海归对自我管理评价过高,眼光低,52%的员工认为海归薪资水平过高。

事实上,很多海归已经降低了工资,很多人已经放弃找工作,开始自己创业,甚至计划在疫情消退后回到其他国家。

虽然困难不同,但大多数自称“海废”的海带人都在自嘲和振作,但他们从未放弃梦想。他们试图一次又一次地跨越面前的鸿沟。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