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全面”

2022-01-31 17:53营养

“人民也努力工作,他们就能富裕起来。”源于《诗经》的“小康”,是中国人对安定幸福生活的不变守望,是跨越无数艰辛和光辉岁月的执着梦想。近日,经中央批准,《习近平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述节选》出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述,首先要正确理解“全面”这个核心词。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强调‘小康’,更重要的是更难实现‘全面’。”请和“学习中国”一起学习。

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首先,涵盖的领域应该是全面的

"千禧年将是一片羽毛,重量是平衡的."全面小康社会,涵盖的领域全面,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指出:“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更多的经济发展、更健全的民主、更进步的科教、更繁荣的文化、更和谐的社会和更坚实的人民生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各方面、各方面协调发展。它不能长也不能短。”

如何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总图是总体规划和安排,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组成部分战略地位和内在逻辑关系的准确规定,是从统筹全局、统筹控制的高度对这一事业最重要、最根本的战略部署。党也有一个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过程,跨越30多年,经历了四次丰富和完善。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要一起抓。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总体布局扩大到“四位一体”,加大了社会建设力度。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扩大到“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动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推进,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协调不断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个一”的构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它们密不可分,有各自特定的领域和特殊的规律,相互之间形成内在的互动关系。五位一体是总体目标要求,任何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各方面建设,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五大建设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填补。这就要求我们正视不足,想办法去弥补。只有基本补齐各领域的短板,才能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环节、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突出缺点。在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我国农产品、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但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有所减弱,部分地方生态环境仍在恶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弥补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足,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落实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工作中。主体功能区是土地开发保护的基本制度空,也是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虽然提出了很多年,但执行不力。我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定位错误。之后,一切都不可能是正确的。要加快完善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和差异化绩效考核,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各区域发展。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优先,实施山水湖泊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革环境治理基本制度,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图: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河北省阜平县困难群众,检查扶贫工作。12月30日,习近平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贫困市民唐荣斌家中,向唐荣斌询问日常用药情况。

第二,覆盖的人口应该是全面的

"公众和平等者,即国家的基址."全面小康社会,涵盖全面人口,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民共享的小康社会。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农村和贫困地区要尽快赶上,让所有人都能进入小康社会。习近平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共享的,不是少数人共享,而是部分人共享。”他多次强调,“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乡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和地区都不能掉队,13亿中国人民要共享全面小康成果”。

要补民生领域的短板,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当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存在诸多不足,积累了诸多问题,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完全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的民生保障上。天下大,李园第一。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努力、人人享受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努力保障基本民生。“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全面小康社会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一样,但如果现有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明显改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必须进行精准扶贫。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思路、更有力的措施,采取非常措施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所有贫困县都能摘掉帽子,在我国现行标准下解决区域整体贫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通过实施扶贫项目、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可以实现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2011年至2014年,农村脱贫人口分别为4329万人、2339万人、1650万人和1232万人。因此,未来每年减少1000万人贫困的任务,可以通过采取优秀有效的措施来完成。具体而言,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实现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使1000万人脱贫;通过搬迁,1000万人可以脱贫,总计约5000万人。还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完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就能实现脱贫的社会保障政策。"

“要统治世界,必须先公,公则平。”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力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违背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我们不能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我们不能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的不公平,改革就会失去意义,无法持久。”中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增长,但分配不公问题更加突出,城乡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中,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因此,必须坚持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作出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人累,穷人吃糟粕”的现象。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蛋糕”不断变大,同时“蛋糕”也要分好。我们的社会一直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让全体人民在学习、教学、创收、看病、养老、生活等方面不断进步。"

图: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大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

第三,覆盖范围要全面

“不求大局者,不足以求一域。”全面小康社会,覆盖一个全面的区域,是城乡共同的小康社会,一个区域不能少。习近平指出:“我们实现了奋斗第一个百年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旧区没有全面小康社会,特别是旧区没有脱贫致富的贫困人口。这是不完整的。”从区域来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地区都要进入小康社会,而不是大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少数地区仍然贫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从传统落后的农业社会进入全面进步的现代社会。然而,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然滞后。必须加强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协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要缩小国内生产总值和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而且要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只有推动落后地区发展,补齐短板,才能实现全面小康。

要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实现协调均衡发展。城乡均衡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指出:“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让人民富裕,国家强大。发展最大的差距是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这也是现代化最大的问题。从城乡来看,6亿多农民与6亿多城镇人口的收入差距超过3倍;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人均GDP平均超过8000美元,中西部地区最低仅1000多美元,差距也很大。要逐步缩小这两个差距,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习近平指出:“城乡联动就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发展块状经济同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习近平强调:“要统筹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发展。重点是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兴农、以城带乡、工农受益、城乡融合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收入均等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缩小区域差距,需要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立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形成纵横经济轴带,承载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有效约束、基本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均等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增长带、增长点不断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拓展。与此同时,贫困地区和老区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5年超过东部地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习近平指出:“小康”关乎发展水平,“全面”关乎发展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性。“我们要牢牢把握全面性这个核心要求,在全国上下一盘棋,协调发展,不让任何一个领域落后,不让任何一个人落后,不让任何一个地区落后,努力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