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广阔的田野 学者的“书斋”在广阔的田野上

2022-01-25 17:36营养

近年来,学术界、教育界频频爆发抄袭、伪造、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等诸多学术不端行为,对社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这与“实践”的缺位有关。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下,抵制学术腐败,树立务实的学术作风,对于该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加强实地考察是倡导求真务实的必由之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副主席李源,从学生时代起,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地头。近年来,他每年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花在实地考察上。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他也没有停止过海南、云南、湖北、甘肃、广东等十个省份的走访。让我们以李源经历的众多非遗项目的田野调查为例,探索非遗“田野调查”的力量和魅力。

简单来说,中华文明由两部分组成。其中有一部分被称为“精英文化”,是《四库全书》记载经典的子集,详细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思想;另一种平行文化,我们称之为“草根文化”。因为这部分文化被艺术家、工匠、戏剧家、说书人、民谣歌手甚至巫师所诠释和传承,所以被称为“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充满了智慧、美学和群众精神,因此能够更好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根源和背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典型的草根文化。要了解中华文明,就要研究基层文化。如果你想研究它,你必须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我把我的研究放在实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副主席李源

如果你想做某事,你必须下去

20世纪90年代,为了完成博士论文《华北龙王信仰研究》,李源背着二三十斤的包,顶着持续三四十年的烈日,走在农村的土路上。“遗产在田野里。不下去就看不见。研究不能讨论。”李源说:“做实地调查没有任何意义。拍几张照片,做一些采访。实地调查必须进行到底。”为了做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整体规划,李源和他的团队5次深入广东梅州,不仅为当地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规划,还为中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探索了一套写作模式。

▲李源在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村调查邱明宇

为了写《云上梯田》,他和学生深入云南红河山区,住在哈尼族同胞堆放南瓜和土豆的小谷仓里。他们去田里也是去田里,割米也是割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相继发现了当地人的智慧。李源说,真正的实地考察非常辛苦,他住过的最便宜的酒店是两个半晚上;真正的实地考察也很危险。在他返回黑衣人聚集区收集风的路上,两辆货车带着他们滚下了悬崖。在南疆,他和他的团队在4000米的高空生活了好几天,空瘦得几乎屏住呼吸拍照后当场晕倒。

▲云南省南浔县彝族舞蹈李源

李源说:“搞继承的人遇到继承的第一件事,就是辩伪。”多年的田野调查使李源能够练习一双“鹰眼”,这是一个非遗项目,无论是仪式还是庙会,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传统舞蹈。只要他看一眼,就知道这个项目的“真实性”。

在田野上,探索非遗的价值和规律

凭借几十年的野外考察经验,李源吸收了太多养分。在现场,他有意无意地发现了许多全新的非遗项目。通过实地考察,他探索了一条又一条非遗传的遗传规律。从李源办理的案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实地调查的魅力。

“田野是一座宝库。”

情况

多年前,李源应当地有关部门的邀请,到湖南永兴板梁古村进行实地考察。我一到村口,就看到一个老人牵着一对童男童女,穿着汉服,手里拿着纸伞,在桥头等着。在长老的带领下,李源一行来到了一座祠堂。这时,鼓声响起,客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受到欢迎。当主人和客人入座,宴会开始时,元力注意到每道菜前都会有击鼓声,直到坐在主位的元力品尝后,菜才会被移到下一位客人手中。一开始,远利以为这只是当地政府组织的“旅游项目”。经查询,得知此宴在当地俗称“周立古宴”。回京后,元力立即查阅资料,才发现这种待客传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李周古宴”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在海南,当一行在古黎族村进行实地考察时,意外发现一名黎族妇女在门前低头做女红。当她仔细观察时,她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在中国大陆消失了2000年的“黑色染料”。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民俗学家许告诉大家,在汉代以前,中原汉族地区是有染色的,但随着印染技术的发明,染色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这次他们在海南岛的李村发现的就是这项古老技艺的遗迹。

在实地考察中,李源还发现了山东特有的“裁绣”和北京十三道清宫菜的制作技艺...

“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是发现新项目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李源说:“田野是一座宝库。只要深入田间地头,就会找到自己想要的。”

“保护并不难,因为你不懂价值。”

情况

至于草编雕刻的小手艺,李源一直把它当作给孩子雕刻小房子的手艺,不算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红河郁可唯之行,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当他第一次到达郁可唯古镇时,他发现这个位于深山中的小镇上有100多栋小房子,它们的风格与他在越南看到的法国小房子完全相同。李源知道,历史上这里的人曾经在越南和泰国开过大篷车,他猜想这一定是法国人或越南人建造的。但当地人告诉他,这些小楼是云南通海人建的。通海工匠有一个本事——只要你能告诉他小楼的样子,他们就会用稻草做模型,按照模型建造小楼。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建房时,工匠们要给主户做一个稻草的“样本”,经过主户批准后,他们才会按照“样本”建房。他们打出的“样本”不是西方的二维图,而是三维建筑模型,比西方的二维图更直观、更科学、更容易使用。

▲云南香格里拉的藏族人在跳自己喜欢的锅盖舞花园。李摄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地方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为人们不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真正价值。我认为,学术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通过深入实地的研究,发掘其背后的价值,从而增强民间社会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李源说。

“找到规律可以事半功倍。”

情况

在董西南地区,年轻男女在这个村子里找不到对象,因为这个村子是同一个种族。按照不同姓结婚的规则,当地人只能在其他村子里找朋友。当地人把这种谈恋爱的方式叫做“唱歌坐月亮”。谈恋爱需要一个地方,在自己家里不舒服,父母在荒郊野外没有监督也不安心。过了很久,人们找到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地方——去这个村子的寡妇家“唱歌坐月亮”。但自从非遗传研究中心成立后,当地干部就要求“唱坐月球”必须到研究中心报名,但这暴露了隐私。李源认为,无形保护最重要的是按照法律和传统行事。非遗传的最佳状态是原生态。政府干预,即使是善意的干预,也会对非遗传性的遗传产生影响。比如过去政府不干预的时候,少数民族地区的歌手都是“金蝎子”,但是政府给他们买了一个麦克之后,再培训的年轻歌手都变成了“哑巴蝎子”;侗族歌曲有侗族歌曲的唱法,经专家改良,立即成为美声唱法;又如徽花“男女不同唱”,彝古歌不农闲不能唱。如果一定要让他们违法创新,结果可想而知。

▲云南石屏彝族烟盒舞苑李照片

“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通过实地考察,不仅要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还要从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中找到更多的规律。只有找到规律,理清关系,才能解决非物质保护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只有遵循规律,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不会因为过度干预而变色变味。”李源说。他认为,只要我们依法办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永葆青春,这个规律就是传统。

实地考察后学者的地位和作用

“学者就是医生。他们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政府工作提供学术支持。”李源说。如果说实地调查是发现问题的开始,那么在调查之后,作为一个学者,就应该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这个时候,选择立场,抱着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新疆马卡蒂县的维吾尔族父老乡亲,看到北京客人兴高采烈地唱着《十二木卡姆·圆里图》

保持学者的独立性

做一个独立的学者是李源的态度。三四十年来,他一直要求自己深入调查,用事实说话。

“这些年,我一直强调‘民政和民政’。原因很简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民间。只有让民间发挥作用,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必须将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分开,各司其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人,他们的任务是双重的:一是继承先民的知识和技能不变,二是继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工作不是创新,而是传承老祖宗留下的老段子、老戏。作为保护主体的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他们的任务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驾护航,为传承人服务。”李源说。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财富,人们不仅要尊重传统,更要尊重传承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重要学者,李源经常受到各级政府的邀请,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进行咨询。“我在咨询政治方面有自己的原则。我不谈普通话,不谈修辞,空。学者要像侦察兵一样在前面探索,以免管理者踩雷。”李源说。

长期以来,传统庙会被贴上烧香拜佛的封建迷信标签。但是,李源从庙会所崇拜的神,即正直的关公、民主合法的包公、爱国的岳飞身上,发现了庙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提出了通过传统庙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张。过去几年,相关部门大力推动“京剧进校园”,但李源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是保护每个地方的文化独特性,进而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全国推广京剧,不利于保护地域文化独特性和人类文化多样性;李源不反对举办各种培训班,但他一再强调,无论做什么,都要坚守原则,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李源说:“如果要求传承人把中国的‘散点透视’换成西方的‘一点透视’,那么中国的‘尤果春图夫人’、‘花夫人’、‘韩熙斋夜宴’、‘清明上河图’就没了;如果一定要按照西方的人体比例来创作泥塑,天津无锡就不会有大头娃娃了。这样,一路走下来,中国传统和中国基因还存在吗?”

此外,李源还对传承人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他认为,遗产赠与的分配应该按照三种不同的继承模式进行管理:个人继承、群体继承和群体继承。这些观点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常特殊。这是政府行为。作为一名学者,我们应该不断向政府提供科学的意见和建议,让政府的工作越来越好。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李源说。

最大化实地调查的结果

李源非常重视分享实地调查的结果。他不仅会向当地政府和受访者展示自己的照片、录音和录像,还会建议他的同事也这样做。“多方共享成果,不仅能让地方政府和传承人掌握更多专业层面的素材,还能为地方非物质保护和传承提供智力支持。”李源说。

▲湘西土家族湘西紫苑丽丽照片

除了与当地人民分享成果,李源和他的团队还推广了这些成果,并用它们来养活人民。多年来,李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撰写了许多专著,通俗易懂。201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干部必读》出版后,温州大学教授黄涛写道,这份手稿最大的特点是“讲得清楚”“读得清楚”“用得上”。这样的专著很容易成为地方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导性书籍。采访中,李源还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整理一套“中国遗产保护北斗系列”,这是一本涵盖多个领域的指导性书籍,包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南手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工作指南手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指南手册》、《中国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工作指南手册》等。“这个系列的书并不算大,我们的目的是把它做成袖珍本,让传承人或非遗保护工作者都可以有一本。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他们只需要拿出来,知道如何去做。通过知识反馈,传承人和非遗保护工作者将受益。”李源说。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实地考察的成果,李源还非常重视培养本土人才,让他们成为永不回城的“专家”。“野外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外人,我们很难一辈子待在一个地方。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可持续性,我们必须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这样,即使我们离开,那里的实地调查也不会中断。”李源说。

此外,李源认为,要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光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站得更高,为国家培养接班人。自2014年起,李源开始在高校举办非遗教师国家培训班。到目前为止,他已经为近1000名学员举办了四期培训班。每次培训结束后,他都会将课件和整个视频分享给学生,极大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在全国的普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数百所高校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记者笔记

“田野调查”被公认为人类学的基本方法论,现已广泛应用于包括民俗学、考古学、人类学和哲学在内的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加强实地考察是倡导求真务实的必由之路。田野调查作为相关学科学术工作的前置步骤,是一切研究工作的起点和基础,不容忽视或交叉。

脚下有泥土,心中才有力量,学术理论才有分量。非遗领域的田野调查强调“田野”,其工作地点不在实验室,更不在书房,而是在偏僻的山村,在老乡的篝火旁,在繁忙的田埂上;实地考察讲究“深穿透”,光靠“快速看水”“快速看花”是不可能发现问题的,更谈不上研究和解决问题。

基于田野调查的结果,李源的学术理论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真知灼见。他的课题专注于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探索新的路径,其作品已成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一线工作者的工作手册。

中国文化报,2021年2月3日

第二版发表了一份特别报告

李源:“我的非遗研究来自实地”

↓ ↓ ↓ ↓ ↓ ↓ ↓ ↓ ↓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