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王进平 帝都名师王进平:愿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22-01-16 20:12营养

又是一年暑假季,超车道上猛加油。高温也好,梅雨也罢都无法熄灭老母亲心中鸡血。转来转去都是一群人,how old are you?

顺义老母有自己的圈子,黄庄老母有自己的名师,魔都老母有自己的群——每个人在自己的level里做到最好,方是不负如来不负卿啊!暑假季,名师访谈又来了,今次走进的是帝都名师:王进平。

帝都有清北,靠山吃山,有着一流的生源师资。清北的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抉择和道路又何不同?是不是“在自己所在的时代,听从内心的指引,做出了最好的选择。”

清北的老师自有光环,本期做客数学琅琊榜的是帝都名师王进平,北京大学博士,经济双学士,中学一级教师,原清华附中创新班教师,北京数学集训队教练,华杯赛优秀教练员。

游戏名字:找找老王在哪?N年前和清华附的学生合影。

老王长了娃娃脸,穿上校服足可冒充高中生,其实老王已有10年一线教学经验,熟悉小初的数学教学,是很多孩子的“亲老师”。

亲老师何解?就是你随时可以倾诉渣娃教育上烦恼,随时可以问数学难题,最关键的是老母亲的话,娃“弃之如敝屐”,亲老师的话,娃“奉之如瑰宝”。

老王有孩子缘,首先得益于他爱孩子,愿意了解孩子,根据不同的孩子调整教学方法。用他的原话:“了解了起点的差异,给予不同的解决建议,让不同的孩子获得不同的加速度,那么殊途同归,就容易归到一个好去处。”

其次,他是喜欢琢磨孩子的老师,最近他着迷的是研究孩子如何学会6+6=12,6+9=15这种最粗浅的计算,并熟练应用的,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明白和迁移,目前未果。有这样精神的老师还有什么不会的?

再次,老王的专业足以震撼到一众牛蛙/普娃,听老王讲课你总觉得有种及时雨的感觉,他总能在娃“卡机”的时候及时送出一块板砖,给娃垫一脚,让娃“跳一跳”就能够得到。

比如在采访过程中,老王为了说明如何渐进式滴给孩子说面积,画了系列题——主要是从用两个正方形的模型,逐渐地讲解基本计算,分割,添补,移动,假设等技巧。

道道细细道来,那无处安放的老父亲的心啊……

对了,老王还深受孩子欢迎的另一个可能性原因,是他爱拍照,抓着各种孩子拍照,拍着拍着娃都爬到老王身上了。比如这种风格——

和老王聊天是件愉快的事,如沐春风,因为声音好听;醍醐灌顶,因为点拨到位。当然了,由于老王粉丝众多,一不留神就被偷拍了……

如何安顿老母亲那无处安放的鸡血?

Q:你怎么看待当下的焦虑和鸡血?

A:将学习与升学挂钩的确容易焦虑,焦虑的后果就是鸡血。

从我的角度,临近升学的学生家长,焦虑和鸡血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低年级的家长,尤其是幼小年级的家长,在数学上的焦虑和鸡血就大可不必。

循序渐进,享受学习过程,通过学习磨砺孩子的学习意志,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就完全可以做到带节奏,而不是被带节奏,升学结果自然好,发展更全面,自然不焦虑。

有一个坑可以提示:焦虑的情绪往往产生自丰富的群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有真有假,有渲染的,有时候也有夸张的,泡群可以广开言路,但也需要明辨是非。

Q:如何对抗这种焦虑呢?

A:商业上有个经典案例,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死了,老十却安然无恙。这个栗子很像当下鸡血环境的升学,娃和娘都用这么拼的方式往前赶。这种鸡血也许对0-100名的孩子很受用,但可能会导致个别100-500名的娃厌学,而对500名开外的孩子又影响甚少。

还有一点,对于老母亲和孩子来说,心态要好,奥数不仅是升学的敲门砖,更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工具。学奥数本身就是让那些吃不饱的孩子多学一点,既然学了就学好,抱着这个目的来学,去做,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

对于老母亲来说,要对抗这种焦虑是比较难的。自从我们家小十五出生后,我家夫人也蛮焦虑的,早教机、熏教机、闪卡,一系列的东西已然出现在一个四个月大的宝宝的日程表里,好忙~~~

Q:你觉得把这一套方法用在你夫人身上有效吗?

A:希望吧!

首先,我在实施教学的时候,都把对象想成是自己的孩子,只有这样,我觉得我的教学才对得起自己内心,才有意义。所以,我会花时间和家长、和孩子沟通,希望寻求价值观、育儿理念的统一。

其次,我的理念是否我夫人会认可,需要时间证明。我俩在十五刚出生的这几个月,已经沟通了好多次了。

妈妈总是伟大和细致的,但的确更焦虑,她在学习各种育儿的理论,接受各种育儿的信息。我会努力地去分享我的认知,想将自己的理解写下来给她看。不仅如此,从她怀孕开始,我带她去听我的家长会,现在我做任何分享,也基本拉着她一起听。毕竟在我这的样本是巨大的,算得上半个育儿“砖家”!当然,这些努力都是希望我的育儿理念能够在我家奏效,能够落地。

老王的家长会,总是坐得满满当当。

何时开始奥比较合适?

Q:刚才你提及奥数不仅是升学的敲门砖,更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工具,谈谈学数学的作用吧!

A:学数学意义有三:一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性,第二层次是数学学科在理科中的基础地位,毕竟未来的理化学习还是需要数学作为基础的。第三层次是数学在升学中的作用,也是个人认为它最不重要的作用。

Q: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何时接触奥数比较合适呢?

A:三年级开始。很多的问题描述和沟通是以语言为基础的。当文字理解、口头表达的技能基本解锁,就可以逐渐深入学习数学。

但如果发现孩子很感兴趣就早点,不感兴趣就晚点,不断得去试探和引导孩子。前提是将校内部分的数学内容能理解透了,不要仅仅停留在考试能考90分以上。

Q:不同开始时间,会有不一样的要求吗?

A:有。

数学是一个纵向学科,一二年级以兴趣培养为主,让娃喜欢上数学。三四年级能够在稍微的深度上去体会数学思维,五六年级就是纵向复杂问题的尝试分析了,思维链条逐渐拉长。

越早开始的孩子,留给孩子掉坑里的机会就多一些,会略从容些;越高年级才开始奥数学习,在学习新知的时候,同时要还旧账,孩子必然是辛苦的,这时候就需要孩子有毅力,家长更有耐心。

Q: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低开始奥?

A:早开始,试错的可能性也多。

早开始的孩子,更多的是和老师建立互动和熟悉程度,家长听课,其实也是家长在面试老师,这东西就像找个育儿嫂的感觉一样,选一个适合自己家孩子,适合自己育儿理念的老师,然后最好能一直带下去。

Q:遇上调皮的孩子怎么办?

A: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有权利调皮的,然后要想办法去让他们把调皮变成俏皮,懂得在合适的场合去表达“调皮”,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规矩的事情。

而对于老师,规矩就是你和孩子的共同契约。首先要明确这个契约的内容,包括奖励和惩罚,然后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对所有人,包括老师自己要公平且落地,好就表扬,不吝啬,不好该批评,要批评得有理有据,心服口服。

在我的班上,如果真的太闹腾,我是会把他和他的桌子一起请出教室的。故事有很多,以后有酒再慢慢分享!

小低就连拍照也是另一种风格。

名师都爱牛娃,普娃怎么办?

Q:名师都爱牛娃,毕竟牛蛙flag下好招生,而且教牛蛙过程教学相对舒服,但普娃怎么办?

A:名师爱牛娃还是牛娃爱名师,这的确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应该说他们相互需求吧!

不过也有蛮多爱普娃的名师,如果说我算是名师的话,我认为我算是一个吧。教牛蛙,比较简单,容易出成绩。在黄庄,我教着最厉害的一群孩子。享受着斗智斗勇的快乐;在另一个区,我带着两个四五年级的“普娃”班,我也非常享受,主要是觉得课堂价值好充分,能给他们更大的提升,我觉得根源可能是这些普娃学得少,知识的第一遍都是能按照我的想法顺利地进行引导和教学,然后加以应用。

而黄庄的牛娃学得比较多,一方面师傅多,出来成绩,我也不知道自己贡献了多大的力气,成就感不是那么明显;另一方面就是上课的台词往往被抢了,就好像近景魔术,总有人在给观众指出破绽,有点小尴尬。当然了,这也极其要求我的临场调控,可以说享受的点不一样吧。

当然,个人觉得真名师是不挑孩子的,最多就是希望分层清楚,方便统一教学,因此这个逻辑出发,就是普娃也需要名师,能跟着名师合适的班级,收获还是很大的,因为我自小深有体会,名师沉淀之后的输出是真的很让受众舒畅的。

Q:你曾经说过给你一个计算过关的孩子,小奥几个月可以突飞猛进。可我想问的是数感也是天赋,对于普娃来说计算很难过关了,好不好?

A:对于数感是不是天赋,或者是不是容易被隐藏而需要被激发,这个我也在思考。个人感觉这个东西和最初的记忆力,观察力蛮有关系的。当然有些孩子天生就不需要被激发,很多东西的确是更容易上手一些,但是对于那年长大之后说对数字不敏感的孩子,我总感觉打小应该还是有些办法去激发他们的。

比如记忆力,观察力,我们可以给孩子看卡片,看视频,30秒,然后问孩子有几个人?有几个动物?也许答得对,也许答不对。小朋友可能会要求再看一遍,再给娃看一遍,然后问看到多少种颜色?多练习,孩子会逐渐学会找规律,激发孩子的记忆兴奋点。

Q:具体怎么练?

A:当孩子进入公立小学之后,我认为紧跟校内的步伐练习计算很有效。我一直强调公办教育的优点,也希望孩子和家长可以更重视公立校对于简单问题的科学化的处理。

计算训练大致应该是这样的逻辑先是正向讲授,认识本质,熟悉从0+9=到9+9=,然后继续强化常错的题目然后数字游戏,挖空练习,8+?=15,小朋友并不是通过15-8去做的,是通过搜索发现。

正向练完,再后面再练习反之后,再使用巧填算符和数字谜,这是两个可以让小朋友提升计算且不枯燥的利器,尤其是数字谜改造成人名相关的题,比如猪八戒,孙悟空,小朋友就会很喜欢。

巧填算符可以从3个数字开始,再逐渐增加难度,一定记得给孩子递进式的难度,比如先教会孩子4个3=0,凑4个4=0,我觉得娃会很喜欢,也很有信心继续做下去。

老王的艺术照,比他的自拍更像本人。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