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未成年犯罪案例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2022-01-16 06:54营养

中新网6月1日电据中国之声《杨光新闻》报道,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了6起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最高法公布了6起典型案例,涉及“收买被拐卖儿童罪”“拐卖儿童罪”“强奸罪”,以及幼儿园教师虐待看护人、家长虐待自己的孩子、强行猥亵未成年人等案件。该案显示了最高法院在改进司法政策和促进立法进程方面所做的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刑事庭副庭长关介绍,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关于依法处理家庭暴力犯罪的意见》《关于审理拐卖妇女儿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个司法文件。有效解决了司法实践中相关案件的管辖、证据的移送、法律适用标准等具体问题,明确了出卖亲生子女、收买被拐卖儿童、拐骗儿童等犯罪行为的处罚标准。如被告人于震、高敏拐卖儿童,黄思梅收买被拐卖的儿童,于震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出卖自己的儿子。高敏介绍,黄思梅为抚养、收买被拐卖儿童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一个例子是被告卢小旭绑架儿童案。卢小旭骗了一个孩子好几天。虽然不是以贩卖为目的,但依法不构成拐卖儿童罪,但其行为使孩子与家人、监护人分离,严重侵害了父母的抚养权和孩子的人身安全。法院依法以拐卖儿童罪对其定罪量刑,体现了对家庭关系和儿童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在完善司法政策的同时,深入调研,积极参与、共同推进《刑法修正案》《反家庭暴力法》等立法工作。

该案也体现了法院发挥司法职能,加大对涉未成年人犯罪打击力度的态度。关介绍,近年来,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刑事案件。2013年至2016年,全国法院审结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3713件、猥亵儿童案件10782件,依法判处一大批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分子,有力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比如这次释放的被告人李毅强奸案,李毅利用欺骗手段强奸14名幼女26次。犯罪极其严重,造成巨大社会危害,是累犯,应依法严惩。法院依法判处李毅死刑,充分体现了严惩侵害未成年人严重犯罪的精神。同时,《刑法修正案》实施后,人民法院审理了一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新型犯罪。例如,在被告王璐和孙艳华虐待其被监护人的案件中,两名被告是幼儿园教师,他们通过语言恐吓和针刺等手段虐待了10多名幼儿。根据《刑法修正案》增设的虐待被监护人、照顾人罪,法院依法判处二被告人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以刑罚手段惩治非家庭成员间的虐待行为,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又如被告人潘德峰强迫猥亵案,潘德峰利用教师身份,在醉酒三名未成年男学生后实施猥亵。《刑法修正案》将强迫猥亵罪的犯罪对象扩大到男性,有效保护了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男性未成年人的权益。

在延伸审判职能、构建联动机制方面,关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对校园暴力刑事案件进行专项调查,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防控中小学生欺凌暴力的指导意见》。各级人民法院在依法审理案件的同时,积极拓展审判职能,主动作为。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他们牵头在莆田、福建、青岛、山东、眉山、四川、南宁、广西等地设立了10多个中级法院。“反家庭暴力”“预防和惩治侵害未成年人性犯罪”“预防和惩治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犯罪”等联动机制,与公安、检察、司法、民政等部门联动,例如,在被告人王思琪被虐待一案中,王思琪在离婚后虐待亲生女儿,造成重伤。学校发现后,及时报警,公安机关及时立案,使案件进入司法程序。虽然法院依法定罪判刑,但它也命令王思琪在没有前夫同意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不要与女儿联系。本案中,公安、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及时向受害者伸出了援手,及时有效地保护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少年智慧就是民族智慧,少年力量就是民族力量,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刑事庭副庭长关表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进步和司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最高法期待通过公布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引导、规范、预防、教育功能,为依法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刑事案件提供示范和指导,倡导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帮助未成年人远离各类违法侵害,筑牢他们安全成长的屏障。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