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中国蝗灾 中国蝗灾简史:一只小小的蝗虫,藏着帝国兴衰之道

2022-01-15 16:45营养

一个

经过多年的蝗灾,西晋永嘉四年五月,北方地区的“幽州”、“并州”、“泗、冀、秦、永”等广大地区再次成为“大蝗虫”,不仅吞噬了沿途的植被。

当时,八王之乱十六年后,整个西晋动荡不安,经济崩溃,士卒疲惫不堪。在北方,从东汉末年开始,曾经“连年干旱蝗灾,千里光秃秃的土地,枯萎的植被,饥饿的人和动物,死得太多”的南匈奴,也时有爆发,延续了数百年。

早在东汉初年,匈奴就因内部混乱而分裂为两部分,其中南方的匈奴人回到东汉,南迁山西北部,开始与汉人生活在一起。匈奴南迁的历史背景是东汉处于历史气候的温暖期,温暖气候导致的旱灾和蝗灾在195年造成整个东汉共38次蝗灾,平均每5年爆发一次

干旱和蝗灾接连而来,对游牧部落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在这种旱蝗继位的历史背景下,早在西平六年,由于“夏四月,旱,蝗于七州”,游牧部落的鲜卑人不断南下“口三边”。

▲殷墟福浩墓出土商代蝗虫玉雕

由于蝗虫喜欢生活在温暖干燥的气候中,受东亚季风影响的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以北的江淮流域成为我国历代蝗灾的高发区。

以黄河流域为例,黄河中下游经常发生洪水,黄河中下游所在的黄淮海平原属于冲击平原。土壤以冲积壤土和细砂为主,洪水过后不易积水。此外,洪涝后常发生干旱,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蝗虫的生长;但是,蝗虫具有迁徙的特点。整个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山地块少,蝗虫灾害发生后更容易迁徙,受灾面积扩大。

此外,黄河中下游地区作为我国最早的农业区,自古以来农业发达,以小麦为主要农作物,河堤上有芦苇等植物。这些是蝗虫最喜欢的植物。各种条件的结合使得我国北方的黄淮海平原成为蝗灾的高发区,其中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的蝗灾最高。

魏晋南北朝大乱结束后,中国的历史气候告别了冰河时代,再次进入隋唐的温暖炎热气候。在这种情况下,蝗灾再次进入高发阶段,其中整个唐朝爆发蝗灾42次,平均每8.9年爆发一次。

“人们把山谷当成自己的生命,人民把它给了一个人。但你吃了我,对人民无害。”

之后,李世民直接抓了一只蝗虫吃了。虽然史书上说李世民吃了蝗灾后,“是蝗老而非灾”,但实际上,从贞观二年到贞观四年的整整三年间,整个唐帝国都处于严重的蝗灾之中。此后,每隔几年就有小蝗虫爆发,每隔几十年就有大蝗虫爆发,贯穿整个。

蝗虫为什么频繁发生?在缺乏科学解释的情况下,古人开始试图将其解释为洪水猛兽。

汉武帝时期,关于“蝗起”和“蝗东飞敦煌”的记载很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主张“天人感应”的儒生董仲舒,把它当成了神的任务:

“国家会迷失方向,天是第一个报告灾难的;不知道自查,怕被警察查;我还是不知道怎么改变,但我受伤了,甚至。”

董仲舒之后,蝗灾是“洪水猛兽”的说法开始在中华帝国的知识界和民间广为流传。所有社会阶层甚至把蝗虫奉为神或虫王,认为蝗虫不可能被人类打败,统治者应该是“修德灾难”。唐玄宗开元三至四年,唐帝国再次大规模爆发。对于当时的一些人来说,

就连大诗人白居易也天真地写诗说:

“抓蝗虫有什么好处?它让饥饿的人付出沉重的劳动。

虽然一虫死百虫来,但人类资源会为自然灾害而竞争吗?".

当时民间普遍建立了八蜡庙和虫王庙来供奉蝗神。以山东的大蝗为例,人们甚至“在田边烧香拜祭,不敢杀。”面对这种自上而下的迂腐习惯,另一位宰相姚崇很生气,说:

姚崇说,如果蝗灾不消除,必然会导致“苗老竭,民不聊生”。为此,姚崇毅然请求唐玄宗杀蝗虫。他说,如果“救人杀虫,因缘定祸”,那么我姚崇会要求独自承担上帝的惩罚,“义不可违”。在姚崇的要求下,唐玄宗终于下令灭蝗。“因为蝗灾连年,不会有大饥荒”,“蝗虫会逐渐停止”,从而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古蝗灾的重点暴发区和迁徙路线

但是,总结唐代治蝗,我们可以发现,在国家处于清平乃至盛世之时,姚崇主张治蝗遇到了传统势力和各阶级的强烈阻挠。在古代科技落后的情况下,以唐玄宗时期的国力为基础,当时的治蝗只能达到“无大饥”的程度。一旦国家动乱,或者像西晋末年那样陷入乱世,治蝗也会加剧一个王朝的灭亡。

唐朝也在蝗灾中灭亡。

安史之乱后,唐代蝗灾开始明显加剧,其中公元783-785年连续三年蝗灾,836-841年连续六年蝗灾,862-869年连续八年蝗灾,875-878年连续四年蝗灾。在这个藩镇,政治治理失控,蝗虫横行,长期镇守桂林的徐州、泗州八百将士,因超期服役,无法回国。然后他们发动兵变,支持庞勋返回北方。乱军到达淮北地区时,恰巧遇上了江淮流域多年的蝗灾。此外,当时还有另一场洪水。“大家都糊涂了,庞勋反对,附了六十七万人。”。

由于水旱蝗灾的结合,无数失去生存支撑的灾民投靠了庞勋的军队,这使得庞勋的军队迅速扩大到20万人。尽管唐朝和各种缓冲城镇都失败了,庞勋领导的桂林守军起义也在蝗虫的帮助下迅速蔓延。

庞勋失败后,唐朝的蝗灾继续蔓延。干复二年,唐朝的蝗灾是“自东向西,遮日过裸地”。面对这种遍布帝国北部的大瘟疫,唐朝的官僚集团忽悠唐僖宗说,所有的蝗虫都在绝食,“都是带着刺死的”。因此,当时的几位总理也为此向唐僖宗表示祝贺

面对当时大规模旱灾和蝗灾蔓延的局面,人们在唐代陕西省进行观察,让崔尧为巨大的旱灾和蝗灾痛哭不已。没想到,崔尧指着官职里的树叶说:“这里还有树叶,为什么会干旱?”然后要求救灾的人被痛打一顿。

在这场大规模的旱灾和蝗灾中,整个唐朝官僚集团自上而下都充耳不闻。“州县不听真话,却自上而下被掩盖,百姓川流不息,毫无怨言。”于是,在整个唐帝国内部,百姓开始“聚在一起偷,又站在哪里”。

▲黄巢等朝代的动乱,有着水旱灾害的深刻背景

黄巢起兵后,由于他的军队多为灾荒难民,他的军队采取了运动战的形式,先后逃往进攻今天的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广大地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南北。此后,直到884年,黄巢之乱才被镇压,但唐朝彻底破坏了这一基础。

黄巢之乱平定后,蝗灾继续肆虐唐朝。光启二年,今湖北、河南一带发生大蝗灾,造成“三千元买米”。同年,荆、湘地区“人吃人”。在如此残酷的自然灾害和内乱的接连打击下,公元907年,原本是黄巢的部将投降了

唐朝灭亡后,蝗虫在中国频繁爆发,且愈演愈烈。

据邓云特《中国救灾史》记载,蝗灾每8.8年爆发一次,唐代8.5年,宋代3.5年,元代1.6年,明清2.8年。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宋真宗有一天在开封宫吃饭。突然,覆盖天空的蝗虫甚至飞过整个宫殿,使天空变暗。

对于唐代以来蝗虫越来越密集的原因,生物学家指出,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的蝗虫基本上是北方重于南方,但随着安史之乱后南方发展的加快,南方的蝗虫也逐渐增多,从而总体上增加了蝗虫的爆发密度。

例如,唐朝以后,江南地区开始出现稻麦复种技术。靖康之变后,随着宋朝的南迁和北方人口的大量涌入,南宋政府开始鼓励和普及广大南方地区种植小麦,以满足大量南迁北方人的饮食需求。就蝗虫而言,蝗虫怕水,所以很难在稻田里生长。然而,在旱地麦田,干旱很容易爆发。

明清时期,随着豆类、油菜、荞麦、谷子等农作物在南方的广泛传播,特别是地理大发现后,从美洲引进的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增加了江南山区旱地的开发,为蝗虫产卵、孵化、爆发提供了广阔的农业基础。

在蝗灾的大背景下,南宋人甚至把南宋初期著名的抗金名将刘启赞为驱蝗神。当时,刘启为治理江淮地区的蝗虫做出了巨大努力。后来,在宋理宗,南宋正式封刘启为“阳威侯曹天之神孟”。此后,江淮地区的人们开始广泛设立刘猛将军庙,刘猛将军庙的分布也反映出南宋时期南方蝗虫频繁出现。

虽然蝗灾在宋代爆发得更为剧烈,但宋代的灭蝗行动和财政支持也使蝗灾在宋代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惜春九年,宋孝宗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捕蝗法,并捐资鼓励民众灭蝗。未能捕杀蝗虫的官员也应该被追究责任。

▲女真人也面临北方灭蝗的难题:图为金章宗太和八年绘捕蝗图

如前所述,西晋、唐朝的灭亡也与当时的政府秩序混乱,无力应对水灾、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密切相关。这一连串自然灾害造成的因果循环,也使西晋、唐朝遭受到更为严重的外来入侵、农民起义等暴击,加速了王朝的灭亡。在这方面,元朝又一次犯了历史错误。

据史料记载,从南宋未亡的1262年到1365年的103年间,元朝经历了66年的蝗灾,其中每1.56年就爆发一次蝗灾,频率之密集,使百姓长期处于困苦之中。

19年,也就是元朝灭亡前九年,元朝从南到北有几十个县县同时发生蝗灾。据史书记载,“当时到处都是蝗虫,草和植物都消耗殆尽,遮挡了阳光,阻止了人们前往,填坑填坑。饥饿的人们争先恐后地认为他们在吃东西,或者他们暴露在干燥和积累中,然后人们互相吃东西。”

虽然蝗灾已经到了人与人“相食”的地步,但信奉“天命论”的元朝统治阶级却让蝗灾不被重视,和以前的汉人一样持有“天谴论”,认为蝗灾是上天对违抗百姓的惩罚。除了发布赎罪的法令,元顺帝还试图祈求上帝“消灾避难”,基本上没有救灾措施,这让所有地方都更加烟雾弥漫。最后,

明朝的最终灭亡也与蝗灾密切相关。

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有记载的蝗灾有71次,平均每3.8年爆发一次。虽然明代蝗灾的爆发密度似乎略低于元代,但引人注目的是,明代蝗灾连年爆发,其中持续3年及以上的有4次、23次,占蝗灾总数的32%

到了明朝末年,关于蝗灾接连爆发的记载就更加频繁了,其中有两次持续了五年多的大蝗灾,从万历四十三年到万历四十七年,从崇祯十年到崇祯十四年,这一次频繁的蝗灾很快就成为了灭明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连年蝗灾爆发的背后,在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执政的17年间,明帝国连续发生了14次极端干旱,导致“饥民遍地”、“人吃人”的记载层出不穷。在明末气候突变,小冰期袭击引发旱灾、蝗灾频发的背景下,农民起义首先,

“死于饥饿和盗窃!与其坐以待毙饿死,不如偷东西死了,还得满脑子鬼!”

▲生态环境最脆弱的黄土高原,是明末农民起义最先爆发的地方

然而,在蝗灾最严重的陕北首先爆发农民起义后,高迎祥被著名明军战士孙传庭所杀,1637年,李自成在洪承畴和孙传庭的指挥下被明军击败,以至于李自成只能带着刘宗敏等17人,躲到陕西东南部的商洛山逃跑。因为明军强大,李自成曾经在山里结婚生子,想要逃跑。

但历史和蝗灾再次给了李自成一个机会。

1640年,当时,千年一遇的大旱和蝗灾袭击了整个大明帝国,以至于整个大明帝国的北部从东到西到处都是饥民。“两只鸟,山东、河南、山区和陕西,蝗虫,人互相吃。”在这种情况下,有幸战死的李自成趁明军主力进入四川收复张钟弦之机,趁机进入河南招募士兵。,没有生计的人蜂拥而至追随李自成的起义。“远近饥饿的人带着锄头走了,回应他们的人就像流水一样,日夜呼唤着千百万人,但他们的潜力无法被拯救。”这样,三年前只有17人逃亡的李自成得以迅速复出。

与此同时,在明末小冰期的进攻下,北方的女真不断进攻明朝,掠夺人口、土地和财宝,以求在饥荒中生存。在内外双重夹击下,明朝水旱蝗灾引发了较大的饥荒和瘟疫,使得明朝逐渐走上了灭亡之路。

明朝灭亡的那一年,史书记载蝗虫继续肆虐中原:

“河南飞蝗吃民间孩子。每一次,就像一场凶猛的雨和毒箭,包围着人们,吃掉他们,瞬间就全是血肉。”

当蝗灾肆虐到蝗虫没有食物,开始吃人的时候,崇祯皇帝就走上景山公园,抛出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中国一部浩如烟海的蝗灾史,也达到了它的巅峰沸点。

写在蝗虫和蝗虫之间的,显然是帝国兴衰的方式。

王会元:《论春秋时期鲁国的虫灾》,《兰台世界》,2009年5月下半月

崔燕华、贾碧珍:《东汉蝗灾概述》,《社会科学评论》2016年第9期

徐岷、王芙蓉。金代蝗灾初探。《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阎守成:《唐代蝗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何宪成:《对唐代蝗灾的再认识》,《唐都学报》2014年第1期

刘洋:《唐五代水灾与蝗灾关系分析》

龚光明、陈玲玲:《皖北刘猛将军庙分布研究》,《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郑:《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分析》,载《中国农业史》1990年第4期

游灵修:《中国蝗灾史与治蝗观》,《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倪金根:中国历史上的蝗灾与治蝗

王栋梁:《明代蝗灾及其对农民战争的影响》,《科技视野》2014年第8期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