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中南海人物春秋 史家之眼︱历史转折中的汪东兴:与华国锋一起浮沉

2022-01-15 15:59营养
2015年8月21日,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同志逝世,新华社在报道中称之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2008年,华国锋逝世时,官方评价也是如此。回顾汪东兴的一生,1976年参与抓捕“四人帮”和1980年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辞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是两个重要的节点,然则前后不过四年,可谓大起大落。这四年,也是华国锋主政的四年。

汪东兴在中南海

首任“中南海大内管家”

陈家瑛:《走近乡贤王东兴》,《党史概论》,2012年8月

陈立旭:《汪东兴的幕后工作》,《同舟共进》,2014年5月

汪东兴于1916年出生于江西省益阳县,本文作者陈家瑛长期从事益阳县志的编纂工作。为了编辑,陈拜访了许多老同志,包括汪东兴。

陈家鹦用“多次出色完成特殊任务,见证历史重大转折”一节概括了汪东兴在1949年前的革命经历,用“回毛泽东身边‘抓老鼠’,主持中南海‘一组’小整风”一节讲述了汪东兴在建国初期和“文革”期间的政治活动,用“热心支持家乡编史修志”、“桑榆晚年热衷着述,生活充实别样精彩”两节描绘了汪东兴的晚年退休生活。讲到1980年的辞职,陈家鹦说:“面对人生的大起伏,汪东兴很快适应了社会角色的转换和生活变化。”

特别提到,1995年去王东兴老家时,看到墙上挂着一座中堂,是1961年10月16日送给王东兴的《送别》诗,上面写着“唐代青年诗人的诗,送别了。隔着这堵围着秦三区的墙,隔着一层雾,五河合一。我们互相道别,我们两个官员分道扬镳。世界终究只是一个小地方。为什么要在岔路口徘徊。像一个心碎的孩子一样擦擦眼睛?。毛泽东1961年10月16日。”汪东兴的夫人姚湘娥也告诉陈,除了的《送别》,董事长还专门写了他的名作《园中春雪》赠送给汪东兴。陈惊呼:“把这么珍贵的送给汪东兴,说明了对汪东兴的信任和爱。”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汪东兴:“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我用起来不放心,东兴在我的身边,我习惯了,人还是旧的好一点,他的长处是心细,缺点是理论水平差、不喜欢动脑子。但是,不要小看了厚重少文,汉朝的周勃可是立了大功的。”汪东兴在毛泽东身边负责保卫工作长达30余年,被称为首任“中南海大内总管”,名副其实。

历史转折中的汪东兴:参与抓捕“四人帮”

韩钢:《关于华国锋的若干史实》,《炎黄春秋》,2011年第2期

去年电视剧《历史转折点上的邓小平》大受欢迎,第一集就是抓捕“四人帮”的行动。李先念、叶剑英讨论逮捕行动时,一致认为汪东兴同志可靠。

历史转折点上的邓小平第一集

关于粉碎“四人帮”的过程,韩钢教授综合现有资料指出,是华国锋先找了李先念,再通过李先念找了叶剑英。韩教授引用了华国锋的回忆,可以看到,华国锋“亲自和叶帅直接商谈了多次”,并找了汪东兴谈话,“还与汪东兴商量了各项详细的准备工作”。华国锋“还亲自找了北京市委吴德、吴忠谈话,指示他们要坚决防止北大、清华等学校的学生因不明真相,受谢静宜、迟群的煽动上街闹事”。

最后,1976年10月6日晚8时,在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的指挥下,中央警卫部队逮捕了、张春桥、江青、姚、毛远新,并宣布隔离审查。吴德指挥北京守军,逮捕了迟群、谢静宜和金祖敏。耿飚率领北京守军,控制了中国国家广播电台。随后,华国锋在北京西郊玉泉山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孤立审查“四人帮”的决议,决定华为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人选。今晚的大动作是《历史的转折点》中邓小平第一集的内容。

历史变迁中的邓小平第一集剧照

随后,汪东兴在1977年召开的十一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达到了人生的新高度。

华国锋与汪东兴:历史漩涡中的对与错

韩钢:《关于华国锋的若干史实》,《炎黄春秋》,2011年第2期

韩刚:《关于华国锋的一些史实》,《炎黄春秋》2011年第3期

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的十一大,华国锋出任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汪东兴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进入最高领导层。转眼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汪东兴辞去了领导职务;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华国锋辞去了最高领导职务。

可以说,华国锋和汪东兴在历史的漩涡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韩刚教授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官方对中国行政两年的评价可以概括为“一正四负”。“一义”:“我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四个否定”:一是“执行和拖延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政策,压制真理标准的讨论”;二是“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和平反历史上的冤假错案的进程”;第三,“他在继续保持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也创造和接受了自己的个人崇拜”;第四,“经济工作的过分成功和其他‘左’政策的继续,我也有责任”。

我们可以发现,“一正”也适合对汪东兴的评价。韩教授梳理了相关史料后,还看到,“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压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和平反历史上冤假错案的进程”这两件事,汪东兴出现的频率更高。

1977年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邓小平和天安门事件。第二天,汪东兴指示李新组织中央理论学习组写社论,注意引导大家学习文件,把注意力转向天安门广场事件和邓小平问题。1月14日,汪东兴又布置了一项新任务,为中国主席起草两份发言稿,一份是小范围谈小平同志,一份是学习大庆会议上的讲话。1月21日,中央理论学习小组讨论并修改了初稿。在李新的主持下,我第一次在手稿中写下了这两句话:“毛主席作出的一切决定,都必须维护,不能违反;一切有损毛主席形象的言行都必须制止,不能姑息。”这是第一次提出“两个凡是”,也就是第一版的“两个凡是”。

2月3日,李鑫再次召集起草者开会,传达汪东兴的指示:讲话推迟,先发表社论。李鑫还说,汪东兴同志要求把讲话稿中关于“高举”的那些话加到社论里去。“高举”的那些话,就包括“两个凡是”。第二天,李鑫将稿子报送汪东兴。汪批示:“这篇文章,经过李鑫同志和理论学习组同志多次讨论修改,我看可以用。”5日,汪东兴再批示:“可以发两报一刊社论,请耿飚、朱穆之、李鑫、华楠、王殊同志阅办。”2月6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发了这篇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第二天,《人民日报》刊出。社论最后说到:“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两句话成为“两个凡是”的经典表述。

韩教授解释说,这个经典的表达并不是来自华国锋。但华国锋说的是“一切”吗?是的,但它与这个经典表达的背景或话语并不相同或完全一致。

华国锋

此外,按照官方叙史,华国锋压制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但相关材料和着述,大多也是讲的汪东兴,涉及华国锋往往语焉不详。许多材料显示,汪东兴的确是压制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但是华国锋与汪东兴不同,充其量是不积极,现有的材料很难看出他“压制”了这场讨论。当年的“实践派”代表人物胡绩伟后来评论说:华国锋“态度比较温和,为人比较正直,处事比较慎重。……例如所有关于宣传的会议,他都几乎让汪东兴主持,他总是温文尔雅地坐在旁边,对汪东兴不断发出的‘枪炮子弹’,他从没有火上浇油,反而起一些缓解松弛的作用。特别是当汪东兴对我大批大骂时,华主席对我没有上纲加码,既没有叫我停职检查,更没有罢官撤职,这就使我不仅能够继续领导人民日报,而且大大鼓励了我继续大胆地解放思想,相当独立自主地改进人民日报。”》,第35页)

除了“两个凡是”的问题,韩教授还注意到,拖延、阻碍老干部工作的恢复,纠正不公正、不实、不正确的案件,被认为是华国锋的重大错误之一。但说到具体情况,几乎所有的叙述都是关于汪东兴的;至于华国锋,只有简单的政治结论,事实却模棱两可。

如,“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是“文革”的重大冤案之一,由于“钦点”而极难复查平反。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时曾试图解决,因阻力太大无果而终。胡耀邦上任中组部后,即提出复查此案的请求。主管专案的副主席汪东兴再下“禁令”:“六十一人”的问题是毛主席和党中央批准才定案的,不能随便翻过来。胡耀邦坚持复查,并得到邓小平的支持,也得到华国锋支持。华国锋指示:“六十一人的问题要解决,由中央组织部进行复查,向中央写个报告。”胡耀邦当年说过:华主席对我说,看来六十一个人的问题是可以复查的。让我们先搞出材料,一步一步酝酿。“六十一人案”终获平反,首功当推胡耀邦,一些元老和中组部的干部也功不可没,同样也不能不肯定华国锋的作用。

从以上来看,汪东兴在粉碎“四人帮”后,未能处理好与老干部、退休干部的关系,影响了他的生活。

汪东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被点名批评

于光远:《1978:我所经历的伟大历史转折》,第五篇,“正面较量,点名批评汪东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召开,11月25日会后,于光远到江一真的房间,同他商量是否指名道姓地批评汪东兴。他们一致认为汪东兴在粉碎“四人帮”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本来是一件该做的事,但还是应该承认他立了大功。没有他的积极参与,不动用归他直接指挥的八三四一部队,1976年10月一举粉碎“四人帮”的事就办不成。但是要讲“两个凡是”的提法和对它的坚持,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抵制,对平反“天安门事件”和邓小平出来领导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的阻挠,对解决“文革”中的冤假错案和康生问题的消极态度,等等,汪东兴欠的账就很多很多。

11月26日上午,江是西北组和全会点名批评汪东兴的第一人。江一真在讲话中说,长征时他和汪东兴在同一条路上,和汪东兴一起去延安,一起工作,说对汪东兴印象很好。然后委婉地肯定了汪东兴多年来为保卫毛泽东安全、粉碎“四人帮”所做的贡献。接着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质疑汪东兴对周总理和邓小平同志的态度,揭露他在1976年12月说的话,“不是试过吗?就是做不到!”江还批评了汪东兴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上的态度。蒋说,他在卫生部平反冤假错案中受到汪东兴的阻挠。他在北京医院揭露批判“四人帮”时,揭露了汪东兴包庇刘香萍的事实。

江一真发言后,在西北组,于光远和杨西光做了联合发言,与江一真的发言相呼应。随后,江一真和杨西光、于光远在西北组的发言,在会议简报中如实地登了出来。编简报的工作人员并不因为点了中央常委的名而采取措施,进行删节。而且从简报登出的速度来看,完全不像请示过什么人的样子。因为如果经过请示,总会影响简报发出的时间。

西南组第一个点名批评汪东兴的是胡绩伟。总之,在整个会议过程中,在大会上公开批评这样一位副主席,没有什么可指责的。这表明,这次会议确实充分促进了民主,使我们最初的关切变得多余。

中央工作会议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央领导格局进一步变化,华国锋、汪东兴逐步边缘化,邓小平、陈云等老同志重回权力核心,开启了下一个时代。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