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安家评论 评论:让“真实”在内心深处安家

2022-02-23 17:04社会

省委书记王东明最近在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时指出,“实”是一种政治责任、优良作风、为民情怀和检验标准,必须落到实处、下功夫、办实事、求实效。对“现实”的热爱溢于言表。

事实上,“尊重真理、保持真理”在传统道德教育中从未“缺席”。国王用煮“种子”让孩子们种花以确定皇权“接班人”的故事还在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中。这个故事蕴含着“皇权属于老实人”的道理,强调个人诚信尤为重要。

“真”是人们对灵魂的忠诚与坚守,对责任的尊重与自觉,对正义的真诚与追求。在每个人心中,他们对“真理”都有自己的期待:有的希望朋友是真心的,真心相对的,真心互助的;有的希望邻里是真的,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有人希望社会是真实的、诚实有序的、文明和谐的...

这些想法似乎有点“理想化”。环顾我们的生活环境,“虚”与“假”可以说是齐头并进。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和自我尊严。他们经常伪装自己,让人看不清他们的真面目:有的善于“假装”,生怕别人说自己无知,不懂装懂;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就用鼻子说话,用眼睛看人。有些人在“谄媚”中工作,利用权势,取得优势。谁掌权谁就跟谁走,谁掌权谁就枪毙谁。有的擅长“炫技”,到处炫耀自己的才华,通过打隧道、接天线的方式向四面八方展示自己的圈子。在这些现象中,人们对官场和官员的虚假现象尤为反感。比如在荒山上刷绿漆,帮助枯树插新枝,在绿化带种植无根树,绿化巡查要达标;一些涉及干部的不雅照片和视频流出后,对方是谁?有的说是她们的女同学,有的说是她们的表兄弟;有的干部为了升迁,把造假进行到底:年龄、学历、经历,甚至家庭背景、姓名都是假的。

党员干部失去了真理和正直,就会带来无穷的烦恼。在任何地方、任何单位,群众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的廉洁奉公。领导干部如果丧失诚信,将直接导致群众信心不足、信仰混乱、信任丧失,间接污染社会风气,影响经济秩序,进而危及党的执政基础。

以上是对“假党员”“假干部”的简单勾画,那么受到党和人民欢迎的“廉洁干部”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寻访个人记忆,有无数不可磨灭的身影:勇挑重担、为天而战的焦,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弃“省官”而不做,官位越来越小的沈浩,成了小岗村百姓心目中永远的“英雄”;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搞形式主义的惠兰,是人民清正廉洁的一面镜子...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勤政务实的“标准形象”:对党的信仰,对事业的信心,以及终其一生的人民。信念,不变色,不走调;致力于创业、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不抱怨、不牵挂;一如既往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退缩,不懈怠;干净,干净,干净,拒绝腐蚀,永远不要碰。

  无真实,不诚信。诚信是人的“第二身份证”,每个人都应把“活得真实”作为生命的本能、内在的习性和人格的色彩来坚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希望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帮助党员干部清除伪装、打开心灵的天窗、洗涤灵魂的污垢,让“真实”在党员干部内心深处安家,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真情不渝、服务人民真实不改。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