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中国极左 中青报:中国已成为现代国家 极左极右都不得人心

2022-02-17 10:09社会

不承认基本事实,就不可能有对话

前段时间体制内的一个朋友教我他当官的经历和体制内的生存之道,其中一条就是“越左越安全”。他认为有些事情,无论对错,无论理解与否,喊口号永远不会出错。对于一些事情,我宁愿更上一层楼,走得太远而扩大,走极端而达到让人反感的地步,不能让上级觉得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对于一些理论和教条,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脱离了时代和现实,但只要有“革命”的外衣,机械地照搬是最安全的。这种观点往往与民粹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相结合。它假装“推翻强权”和“为弱势群体说话”,增加了这种态度的混乱。

不知道“越左越安全”的思想是怎么产生的,这是对党和国家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历史上,党和国家吃过左派的苦,付出了血淋淋的教训和惨痛的代价,不能让“越左越安全”的谬论和假象横行。

与系统内部分人秉持“越左越安全”的原则相对应,网络舆论领域则出现了相反的态度,即“越右越公正”。越是对国家和政府表现出激烈的批判态度,越是反对,越是拍手称快,越是站在政府的对立面,越是彻底走上自由放任、无政府主义的道路,越是高喊自由民主的口号,越容易被打扮成正义的“斗士”,受到部分网友的追捧和欢呼。在这种“越对越正义”的氛围下,连杀警察的杨佳都被赞为斗士。在认为“越左越安全”的同时,在坚持“越右越公正”的同时,这两种极端思想不仅自说自话,还在舆论领域相互强化——站在极左一边,以极右为敌,以那些极右观点为敌,论证自身存在的正当性和正当性。相反,极右也视极左为敌人,那边的脸越左,有些人带着正义向右边跑就越刺激。两种极端声音的喧嚣与对抗,让本已单薄的共识更加模糊,让舆论场一片混乱。

显然,这两种极端取向与中国的发展和改革轨迹背道而驰。我们的改革需要一种务实、客观、理性的态度,尊重实际国情,保持常识,避免极端主义。《人民日报》也批评了舆论领域非此即彼、敌友不分、红黑不分的极端主义思维方式:因为消极腐败,说国家没用;因为对富人有仁慈,他们对所有的富人都抱怨、憎恨和愤怒;小月月事件发生时,断言世界已经下到道德的尽头;“最美”出现,认定道德滑坡根本不存在。

无论是一些地方官场流行的“更左、更稳当”,还是网络舆论场的“更右、更刚”,他们都无视基本事实和逻辑,把自己的态度放在高于事实的位置。其实,在一些问题上,比如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的基本观点是没有区别的。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基本的社会共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问题不是价值观的差异,而是他们看到的事实不同。不同的人选择性地看到不同的事实,得到不同的价值判断。

最典型的例子是,前段时间,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除夕夜之后,中国舆论场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口水战:有人判断“美国人过去乱扔垃圾”,有人判断“以后不提乱扔垃圾,就会骂中国人”,还有人判断“美国人乱扔垃圾不能反证中国人乱扔垃圾是光荣的”——其实, 如果大家都注意到“美国需要打击恐怖主义,在大规模集会时将垃圾箱临时移走,让大家在集会结束后将垃圾扔在地上清理干净,双方的分歧就不会那么大,也不会成为互相攻击的武器。 还有,最近南方记者暗访警方吃娃娃鱼一事,引起了警方和媒体的反对。关键事实被忽略,理性和中立的声音被淹没,彼此的情绪被几个标签抬高。

  没有对基本事实的认同,就没有对话的可能,双方都停留在各自编织和想象的“事实”空间中越走越偏执。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各方面都正常的现代国家,社会的主流和基本面都是力挺改革的:爱国,支持现有的改革方向和渐进策略,认同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想回到可怕的“文革”,厌恶人治追求法治,信奉市场而又警惕市场化局限,也觉得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无法把西方那一套照搬过来。这种主流认知下,极左和极右都是不得人心、没有市场的。这种社会基本面下,秉持“越左越安全”和“越右越正义”都会被人们当作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怪物。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