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高中课程改革网 高中新课标出炉 教育部:与高考综合改革有效联动

2022-01-13 21:26社会

中新网1月16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印发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国家正在大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新课标如何加强与高考综合改革的衔接?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表示,要把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有效衔接,形成合力。修订工作由课程专家和考试评价专家共同参与和修订,确保两者的衔接。

资料图: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17级新生举行军训表演,家长们精心制作各种标牌和标语,为孩子的军训表演加油鼓劲。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修订答记者问。有记者问,与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相比,新课程计划有哪些主要变化?

该负责人表示,新课标一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针对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群众的基础教育,不仅是为高考做准备,更是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考虑到高中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升学考试要求,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选择性课程。要求学生所学科目全部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有特定学科潜力和发展需求的学生,可以在相关学科上学得更多、学得更深,从而发挥特长,因材施教。

三是加强有效课程实施的制度建设。从选课、走班等新要求出发,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的责任主体和要求,增加“条件保障”“管理监督”等内容,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课程实施中的责任。

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有哪些?该负责人指出,新课程标准在文本结构、内容和实施要求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和完善。一是在文本结构上,新增了核心素养和学术素养要求两部分,内容更全面,结构更完整,力求整体提升标准。

第二,在课程标准的内容上,要努力突出思想性、时代性和整体性。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新成果;更加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学科间的合作,克服学科间的割裂和脱节现象。

三是从实施需要出发,加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加强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的具体指导。教学评价案例、命题建议等。已在大部分学科中增设,从而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本质,保证课程标准能够落地并有效发挥引领作用。

新课程标准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具体是什么情况?负责人表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重点之一,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相关内容。其中,语文课程标准最为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贯穿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部分。

第一,内容比较完整。在“课内课外阅读资料建议”部分,除了原有的《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词,涵盖先秦至晚清各个时期。

第二,分量比较多。明确规定“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占课堂阅读量的1/2”。第三,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开设了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讨。原标准“读题建议”改为“背古诗推荐题”,推荐题由14个增加到72个,提高了学习要求。

此外,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数学等课程标准都增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比如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增加了“中国书画”,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等经典作品的鉴赏和传统绘画理论,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社会各界也非常关注革命传统教育。具体是什么情况?该负责人指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另一个重点。语文、历史、思想政治、音乐等课程标准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强化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要求。

例如,语文课程标准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实现了“两个结合”。一是要全面加强与专题学习的结合,在把革命传统教育的要求纳入义务、选择性必修、选修部分的同时,设置“革命传统作品”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二是泛读与精读相结合,要求学生广泛阅读革命先辈的著名诗词、阐释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和散文、新闻、通讯、演讲、评论等。课内外推荐文章涉及毛泽东诗歌,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一批作家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集中阅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文集》和《反映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伟大历程的长篇文学作品》,撰写研究报告或文艺评论,并“深刻了解革命爱国者和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

又如,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认识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增加了“老兵故事”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历史背景下普通人的思想和行动,体验革命军人崇高的精神境界。

为什么新课程标准补充了学业质量要求?负责人明确表示,这次增加了“学业质量”,明确了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综合衡量,树立了新的质量观,改变了过去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引导教学更加注重育人目的。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也为考试评价提供依据。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如何加强与高考综合改革的衔接?该负责人强调,对于人才培养而言,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是基本依据,考试招生是重要指南。要把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有效衔接,形成合力。修订工作由课程专家和考试评价专家共同参与和修订,确保两者的衔接。

新的高中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在教与考的关系方面,将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大类,兼容高中水平考试、统一高考和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要求。在考试命题方面,各学科细化了评价目标,加强了对学科素养评价的指导。在课程实施方面,充分吸收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经验,加强了对在校生发展指导体系、选课走班教学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指导,提出了相关教学管理要求和条件保障措施。

该负责人指出,高中课程改革要与高考综合改革很好地协调。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引领作用,特别是要加强考试内容与高中课程的相关性,保证教学、考试、评价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考改革在高中课程改革中的正确导向作用,如在高校招生中推广使用综合素质评价,推动高中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