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郑洞国 名将郑洞国之孙:祖父久经战阵但渴望和平

2022-02-18 09:09情感

中新社北京9月4日电:著名的郑洞国的孙子:他的祖父长期作战,但渴望和平

中国新闻社记者陈小元

“日本的侵略战争让无数中国家庭支离破碎,但当经历过无数战争的爷爷们谈起过去抗战的场景时,他们的语气几乎是平静的。”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2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形容祖父郑洞国“冷静、情绪化、隐形”。郑洞国1903年生于湖南石门县,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名学生,也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他经历了长城古北口战役、平汉路北段保定战役、徐州战役、武汉战役、昆仑关战役、长沙战役、鄂西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

尽管成绩突出,但在年轻一代郑建邦眼中,“老年人很低调,谦虚,话不多,不愿意谈自己的事情。”"写他的回忆录非常困难。"

“有人说他是福临的一员。他经历了许多年的战争,如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他身上甚至没有伤疤。”郑建邦说,其实我爷爷经历过很多危险,尤其是面对残暴的日本侵略者。

1938年台儿庄战役,郑洞国指挥攻打宜城时,身边的一名工作人员拿着望远镜观察敌人位置,镜头的反射吸引了敌人的炮弹。郑东国左胸被弹片击中,但安然无恙。原来他上衣口袋里的一枚银元救了他一命。

但并不是每个上战场的人都像郑洞国那么幸运。据统计,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遭受了3500多万人的伤亡。

“什么叫血流成河?也就是没有地方住。到处都是尸体和血泊,包括树和草。”郑建邦说。

在郑建邦的记忆中,当他的祖父谈起抗日战争的历史时,他曾经有一种不同寻常的语气。

他指的是1939年底广西的昆仑关战役。在争夺“441高地”的战斗中,日军放出毒气,时任第五军副军长、第一师名誉师长的郑洞国命令第二团团长王波继续对敌。王波告诉老师:“我真的受不了了。你让我先下来喘口气。”

据说对下属一直很平和的郑洞国,当时就很焦虑。他猛烈抨击王波。“你得替我保管,也就是说,如果只剩下一个人和一把枪,你就得替我保管。如果你擅自离开战场,我就砍了你的头。”

郑建邦回忆说,祖父在谈到“441高地”战役时,动情地说:“好一条血河!真是一条血河!”。

和爷爷生活多年,郑建邦觉得老人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很多人都在读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而他的祖父则经常在家读孟子等中国传统古籍。

年轻的郑建邦问爷爷:“都什么年代了,还看这种书吗?”郑洞国回答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应该读这些书。这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使人一辈子用之不竭。”

郑建邦认为,在与日军作战多年后,祖父经常心平气和地谈论抗日战争的历史,这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

郑建邦对日本右翼分子经常否认或歪曲侵略历史表示“愤慨”。“虽然祖父回忆抗日战争的历史时并不生气,但战争在他心中留下的痛苦是非常深刻的。他渴望祖国的强大,珍惜和平。”

据悉,晚年的郑洞国积极联系台湾省和海外保泽,通过中国革命中央和黄埔校友会搭建了两岸同胞友好交流的平台。他的生活很简单。他利用业余时间摆弄花草,和朋友打桥牌。而且他几乎总是看书看报,一辈子都放不下书。

  88岁去逝前,郑洞国对守在病榻前的郑建邦说,“我曾是军人,对生死已看得很淡。我现在对国事、家事均无所憾,只可惜没有看到祖国统一。一旦国家实现了统一,国民革命就算彻底成功了。”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