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口述历史 做口述历史 人人都可以吗

2022-02-18 02:10情感

       

      

广州中学生口述史作业。图片由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实验学校历史科谢提供。

       2015年1月31日上午,6名高中生在上海市静安区王家沙花苑的一间红砖老洋房里接受关于口述历史的培训。这是公益组织“创益家”的一次历史主题活动,这些高中生将在寒假走向敬老院,为80-90岁的老人写下他们的个人历史,并用文字、图片、照片制作老人们的“记忆盒子”,“给未来留下记忆”。

什么是口述史?有人会口述史吗?怎么听写?历史学家顾训忠分享了近年来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的口述史工作经验。

什么是口述历史?

口述史是指口述和发声的历史,是人们特殊记忆和生活经历的记录。“口述历史兴起的条件是技术的发展。录音机和照相机的出现使得呈现历史记录的音频和视频信息成为可能。其价值在于留下当事人的记忆,补充传统文字记载和器物史的不足,关键人物的口述甚至可能改变和纠正文字记载中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它把普通人放在历史的舞台上,把历史还原为普通人的历史。”古埙说。

       口述史学研究者杨祥银曾在《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介绍,口述史学这一术语正式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据美国口述历史协会记载:“1948年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家阿兰•内文斯开始记录美国生活中显要人物的回忆,从那时起口述史学作为当代历史文献研究的新手段而创立起来。”

       而中国的史学界早在1950年代便以采用社会调查和口述历史方法搜集资料,大力推动“新四史”——家史、厂史、社史、村史。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协都有文史资料刊物,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近年来现代口述历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参与者不但有史学工作者,也有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方面的学者。一些高校和专业研究部门先后成立了口述历史的专门研究机构,相关着作陆续出版,例如中国社科院在2003年就推出了《口述历史》丛刊,2004年下半年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成立,而国内第一本口述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学术集刊《口述史研究》也于2014年10月出版了第一辑,此后将于每年的6月和12月出版。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学家就通过社会调查和口述历史的方式收集资料,大力推广“新四史”——家族史、工厂史、社会史、村史。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协都有文史资料和刊物,也有相关的行政部门。近年来,现代口述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参与者不仅包括历史学家,还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学者。一些大学和专业研究部门成立了专门的口述史研究机构,相关著作陆续出版。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3年推出了口述历史系列,2004年下半年成立了中国口述历史研究会。国内第一本口述史理论与方法研究学术文集也于2014年10月出版了第一辑,此后每年6月和12月都会出版。

近年来口述史相关著作

选什么题材做口述?

       上世纪末,英国BBC电台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声音档案馆曾联合主办英国历史上最大型的口述历史项目——“世纪之谈:BBC千年口述历史项目”,选择不同地区、阶层、职业、性别的人来回忆在过去这个世纪里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对21世纪的憧憬。

       

上世纪末,英国BBC广播电台和国家图书馆声音档案馆联合发起了英国历史上最大的口述历史项目——“世纪之谈:BBC千年口述历史项目”,选取不同地区、阶层、职业、性别的人,回忆过去一个世纪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对21世纪的向往。

“世纪之谈:英国广播公司千年口述历史项目”

       美国斯坦福大学口述历史中心曾对从伊拉克、阿富汗前线返回的学生士兵进行口述访谈,并邀请这些士兵在纪念活动上朗读本人在战时与家人的往来邮件,凸显声音在历史书写中的作用。

在中国,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和地方政协主办的文史整理工作,收集了伪满洲国统治时期的大量口述资料,汇编成伪满洲国统治下的长春和伪满洲国统治下的长春大学。在此之前,这段历史的主要资料来自官方,文献报刊充斥着混淆是非,而口述则从另一个角度建构历史。

       可见,口述历史的选题往往忠于时代的要求,也暗示了历史焦点的转移。比如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历史上有不平凡的意义,女权运动、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和反种族隔离主义运动等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个时代,相应地随着这一时期社会史的兴起,美国的口述历史有突破性的进展。

但口述史不仅适用于大历史的选题,也可以用来写个人史。通过一个普通历史见证人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看待一些历史事件的。

怎么做口述历史?

口述史的实践发展出了一定的模式,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面试前——确定对象、背景研究、类型确定、提纲起草;面试时——获得信任,认真倾听,重视互动,独立空,收集数据;面试结束后,形成录音稿和文字整理稿,重要内容审核通过,提交受访者核实,资料归档保存。

       背景研究是成功访谈的关键,除了资料准备以外,甚至还可以进行初步访谈,与受访者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资料准备是你拉近与受访者距离的一种方式,”顾训中说,“在正式访谈中,取得对方的信任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与对方不太熟悉的情况下。而事先了解受访者经历的事件,可能让对方产生一种亲切感,甚至帮助对方回忆起相关内容。”杨祥银则提示,“初步访谈最忌讳的是交流过于详细,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出现。”他曾在与一位老教授初次见面时,由于话题投机,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聊了两个多小时。但在正式的录音访谈中,老教授就再也不愿意重复上次的谈话了。

准备面试大纲时,可以设置面试者可以自由发挥的问题,也可以设置只需要明确答案的问题。正式拜访时,可以由近及远,也就是从身边的事说起,“你儿子现在是做什么的?”“你最近怎么样?”或者“由远及近”,从过去得知对方可能印象深刻。

       但事前准备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最重要的还是在交流中仔细倾听、注意互动、碰撞出火花,实际访谈的结果和预设甚至可能相反。顾训中介绍,他曾经访问一位70多岁的菜场老职工,谈及过去的工作时非常激动和自豪。“菜场职工的身份在那时并不窘迫,相反,因为是国营菜场,在家家户户食品供应并不充足的年代,他的工作能够带来一些便利,有时还能帮助亲戚朋友。”他给顾训中展示了曾经获得的劳动奖章,自豪感溢于言表。“这是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才会出现的特别现象,今天不会重现,也很难想象了。”顾训中说。

       

1979年崇文门菜市场一角

       访谈结束只是工作的开始,口述资料的整理和编辑无疑是巨大的工程。录音带和文字稿本是口述历史的两种载体,抄本是对录音带的一种文字诠释,应尽可能地保留访谈的质量和讲话者的个性。文字的版本显然更便于研究者使用。据杨祥银介绍,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制作了从1948年到现在所搜集到的所有访谈的索引,点击即可看到内容摘要。

采访老人要注意什么?

       口述历史的访谈对象常常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于一般人而言,最容易接触到的访谈对象可能就是家里的长辈。面对他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顾训忠说:“首先,我们必须熟悉对方的背景,表现出充分的尊重。“记者在采访政界和商界人士时可能会有尖锐的问题,但在采访口述历史的老人时,我们必须表现出尊重。”

       访谈说到底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熟悉对方的语言习惯、交流习惯才能保持对话的顺畅。顾训中还介绍了一些切入谈话的小技巧:“和老人聊天,家庭是很好的谈资。老伴、子女,往往是老人愿意聊的。童年、童趣也是能够唤起温馨回忆、让人放松的话题。还有晚年生活,也是老人们关心的。”

大家都可以做口述史吗?

       杨祥银这样介绍口述史学的“大众化”:“在研究对象上,口述史学一反过去‘政治史’和‘精英史’的传统,把历史焦点转向普通人民群众。”口述历史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任何人也都可以是访谈对象,但它同时对操作者的史学素养提出了要求。章诒和在谈着名的口述历史学者唐德刚时曾说:“别以为‘口述历史’就是‘你说我记’,口述史的优劣与高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访者,取决于他的史学知识,社会积累和考证功夫。”

口述史和历史教学在寻求大众性和专业性之间的平衡的同时,有许多交集,尤其是在它的发源地美国。美国国家社会研究理事会有一本小册子《课堂上的口述历史》,提供了一系列“如何从事口述历史”的方法;每年有40万名学生和2万名教师参加美国各地区各州的口述史教学竞赛,有一些项目备受关注和好评。例如,南金斯顿中学和布朗大学联合发起了口述历史项目——“全世界都在看:1968年的口述历史”和“奶奶,你在战争中做了什么?”

       在中国,近年来口述历史走进课堂也是一个趋势。以下是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的初中历史寒假作业: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根本。为了成长,一个人需要知道自己的起源和根系在哪里,这样才能在漂泊中找到一个依靠的地方。孩子虽然还小,不知道怎么问祖先,但希望他们能从身边的人做起,先学会问祖先,先学会和他们交流,知道他们的艰辛。任何成功都来之不易。因此,2015年的历史寒假作业是《寻找家庭迁移》,内容包括:1。寻找三代以内的家庭成员,构建家谱,形成家庭思维的概念。2.向你的祖父母询问他们的成长经历,请用400字介绍面试过程及其内容。3.绘制家庭迁移路线图,参照地图,可以大规模地在省市之间迁移,也可以小规模地在城市内部迁移。要求:使用A4纸,用电脑录入和打印面试内容,手工绘制家谱和迁移路线。

       因为这是一份长期的作业,以后三年会不断延续和寻找更久远的祖辈,所以请用透明档案袋的形式上交,注明班级和姓名。备注:如有成长经历不方便透露的地方,可用化名代替,请注明。”

       

中学生正在看望他们的祖父。图片由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惠晶实验学校历史科提供。

       和“记忆盒子”公益活动一样,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文字、声音、光影都成为记录和表达的方式,口述历史在走向民众、走向中学、走向家庭的同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

       阅读链接:

杨相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杨祥银主编:《口述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