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雾霾的治理措施 京津冀为何雾霾常态化:霾走了 治理措施就停了

2022-02-18 00:33情感

为什么北京天津河北雾霾常态化?

10月的第三轮雾霾侵袭了三个城市的污染排放,这是主要原因

”又一次雾霾来袭,“应急响应”启动,而稻草屡屡成为“罪魁祸首”。禁止焚烧“拘留”、关闭和转移,限制数量...雾霾已逐渐成为“常态”,治理方案是“一篮子”,但结果大多是“等着熬”。在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单干”的问题更加突出。专家建议,治病不是短跑,不能“三天看蓝天,把任务抛在脑后”。"

新华社:继10月7日至11日和10月17日至20日两次雾霾天气过程后,京津冀地区本月遭遇第三次雾霾袭击。中央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23日至25日,京津冀地区、东北平原中南部、黄淮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到重度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与前两次相比,京津冀霾天气过程影响程度和范围略轻,但夜间至凌晨的空空气污染较重。河北中南部石家庄至邢台仍将出现严重霾天气。

为什么10月京津冀地区连续出现雾霾天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宽表示,这主要是由于近期我国冷空气体北移,直接影响京津冀地区冷空气体活动的长间隔,导致该地区大气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有利于雾霾的形成。

对于雾霾天气的形成是否与秸秆焚烧有关,马学宽表示,气象卫星已经探测到部分地区秸秆焚烧的火点。“秸秆焚烧产生的雾霾可以通过平流客观上助推京津冀地区的雾霾,但秸秆焚烧并不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污染排放和天气因素的共同作用是蟑螂形成和加重的原因。解决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减少排放。”

从22日开始,中国最北的省会城市哈尔滨就被雾霾笼罩。当日,空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指数峰值逼近“失控”,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哈尔滨主城区几乎完全被雾霾笼罩,市内空气空伴随着呛人的气味。记者看到,哈尔滨市多条主干道路段能见度下降,对城市交通造成一定影响。龙塔、防洪纪念塔等标志性建筑也在雾霾中若隐若现。

从23日开始,天津经历了重度污染。经市政府批准,已发布重污染三级预警。强制性措施包括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保护预案限制重点排污工业企业生产等措施;停止建筑、房屋拆迁、市政、道路、水利、绿化、电信等所有施工现场的土方作业;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道路每日扫描,隔日冲洗...

据气象专家预测,随着一股新的冷空气空的到来,25日之后,京津冀的雾霾天气过程将在半夜开始减弱,26日白天进一步消散。北京的雾霾可能会在26日中午左右消散。图片由CFP提供

问题一

焚烧秸秆减少了50%的烟雾。你为什么不离开?

每年秋冬,雾霾都会来,这几年几乎成了“常态”。19日举行的北京马拉松赛期间,北京笼罩在阴霾之中。从天安门广场出发的3万多名跑步者中,许多人都戴着各种防护口罩。一场“霾拉松”的奇观,展现了霾的“倔强”。

秸秆焚烧常被认为是这个季节雾霾肆虐的“元凶”之一。农田冒出的浓烟和城市里呛鼻的气味,让不少市民“呕”出来。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根据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统计结果和各地上报的现场检查结果,17个省份未发现秸秆焚烧火场,其他13个省份共发现火场206个,比2013年减少226个,降幅达52.3%。

卫星定位,定点监管,发现就抓,下降明显,但雾霾还是如期而至。“公众的防螨意识有待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管方式需要更加精准。”一位环保人士认为,秸秆是否是主要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仅仅处理和惩罚秸秆焚烧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识别主要污染源,从最容易的地方开始监管。

解决秸秆焚烧中的“一捕”问题?10月17日,吉林省梨树县公安局对焚烧秸秆的农民卢某进行拘留,这是梨树县第二起行政拘留案件,引发广泛争议。

不少地方的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每到收获季节,焚烧秸秆几乎是“重中之重”,而且几乎是千方百计通知着火点,处罚环保官员和基层干部,对违规焚烧的农户进行“追截”。这反映出一些地方在处理这个难题时没有耐心去引导。

问题2

应急措施的形式大于内容?

焚烧秸秆、关停转向、限号……每次雾霾“正常”时,治理方案就是“一个篮子”,但治理仍需“等待和忍受”。据记者调查,防霾应急措施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尴尬”,目前对霾的处理很难在短时间内见效,更难以让公众满意。

环保部近期对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检查结果显示,相关城市虽然按要求开展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地区应急工作形式大于内容,难以满足应急要求;应急机制不畅,部分地方政府在应急工作和部门联动上没有实质性举措;一些涉及民生的应急措施,如机动车限行等,难以全面落实;应急反应缓慢且滞后;应急预案不科学、不可操作,与实际需求脱钩。

这反映了地方政府部门在应急工作中的困难甚至不作为,不少环保系统人士也向记者坦言,总体来看,目前的污染治理和雾霾治理还处于“力不从心”的状态,各地方的应对和治理能力还不足以匹配形势的要求,导致“只盯重点,抓哪一个有关系”。

问题3

当雾霾消失后,控制措施会停止吗?

再来,紧急响应;重大活动、紧急防霾;它叫做。很紧急。目前需要加强的是长期意识。不能“看了三天蓝天就忘了治痰的长期任务。”

必须承认,雾霾常态化和雾霾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许多地方已经展开了一场控制雾霾的硬仗。北京聚焦减少煤炭燃烧、控制车辆减油、污染治理减排,细化84项重点任务;河北开始压缩炼铁炼钢产能;上海将会同江苏、浙江及相关部委,建立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合作机制;辽宁省对空气体质量超标城市开出“雾霾罚单”...

“中国的空气污染既有能源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伦敦式空气污染,也有交通原因造成的洛杉矶式空气污染。来源多样且复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总工程师刘建林表示,空气污染控制不能马上实现,需要不断改进控制方法。

  在19日举行的北京大学第二届国家资源经济论坛上,多位专家建议,我国节能减排空间已越来越小,环境形势严峻,在“十三五”规划中应充分体现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理念和政策,同时从经济、法律和道德三个方面保障其实施。文/新华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