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利津县人民政府 蒲台、垦利、利津抗日民主政府三县首任县长王雪亭

2022-02-15 04:28情感

王雪亭,原名王松梅,1911年12月29日出生于今东营区龙居镇王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8岁入私塾读书,后相继在浦台鸿文中学、山东省立一中读书。1930年考取山东陆军士官教导团,毕业后历任鲁北民团中尉副连长、广饶县保安大队中尉副队长、蒲台县警备大队教官、国民党八十一师教导团一营营长、蒲台县抗日混成团副团长等职。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军沿津蒲路南犯,德州岌岌可危。王雪亭此时正在德州国民党陆军新编八十一师任营长,他决心守卫国土,杀敌报国。可国民党当局却命令他们师向晋西撤退。王雪亭认为大敌当前不战而走,是军人的奇耻大辱,于是带领部分部队回家乡蒲台县坚持乡土抗战。返回原籍后,国民党鲁北保安九团牛长庆部已先期进驻蒲台,几经交涉,王雪亭他们与保安九团合编为“抗日混合团”,牛长庆任团长,王雪亭任副团长。不久,牛长庆与日军作战阵亡,王雪亭继任团长。

1939年初,通过中共地下党员马运吉的秘密工作,王雪亭同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取得联系。是年春,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营长郑大林带领伤员转移到蒲台县养伤,王雪亭主动安排其吃住,并寻医治疗。该情况被国民党保安司令薛儒华探知后,将其母亲和孩子抓去做人质,并调集部队对王雪亭进行军事围剿。在双方交战中,八路军三支队派部队帮王雪亭将薛部打败,救回其母亲和孩子。1940年6月,王雪亭在中国共产党抗日诚意的感召下,率部宣布起义,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境内第一位起义的国民党团级军官。1940年7月,蒲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王雪亭任县长。

1941年2月19日,王雪亭部被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黄河独立团,王雪亭任团长,同时兼任八路军清河军区参议。他率部队辗转于博兴、蒲台一带农村,发展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抗日斗争。1942年4月,王雪亭任垦区行政委员会主任。1943年4月22日,垦区行政委员会奉命改为垦利县人民政府,王雪亭任县长。期间,他组织了大量的土地清丈及移民安垦工作,调动了垦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43年5月至7月,垦区一带发生蝗虫灾害,清河行署成立了灭蝗指挥部,王雪亭任副指挥。他亲临灾区,积极发动群众,具体组织指挥,取得了“灭蝗保粮”的胜利。

1944年6月25日,王雪亭赴山东分局党校学习。10月,经李人凤、刘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10月18日,在利津县召开的全县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上,王雪亭当选为利津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5年2月下旬,他结束学习,回县就职。1945年至1947年,王雪亭主持利津县政府工作,他注重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在政权建设上作出了重要贡献。1947年7月,黄河连续发生洪峰,险情不断,王雪亭跳入水中,奋力抢堵黄河大堤的漏洞,带动和激发了工程队干部、民工堵漏抢险的积极性,最终控制住了险情。因治黄成绩显著,王雪亭受到中共中央华东局的通报表扬和记功奖励,利津县人民还赠“劳苦功高”匾一块,在《渤海日报》头版发表向他致敬的电文。

1947年12月,王雪亭调离利津县。1948年初至8月,在中共华东局党校参加整风学习。后随华东野战军南下,做支前工作。1948年9月,参加济南战役,任山东泰安专署运粮总站站长。同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任滨海专署运粮指挥。1949年4月,参加渡江战役,任江淮军区一分区财粮部部长。同年6月,任苏南支前司令部财粮部长。同年9月,到中共华东局党校学习。解放南京、上海等城市后,成立西南服务团,王雪亭任该团行政处处长,1950年2月,重庆解放后,他任中共重庆市委行政处处长。同年7月16日,任重庆市税务局三分局局长。1951年2月,任重庆市建筑工程局计划科负责人,后任市政公司副经理等职。

王雪亭在1952年的“三反”运动中,被错误地开除党籍。1957年,在“反右派”运动中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隔离审查达4年之久,他不计个人恩怨得失,依然努力为党工作。1979年3月2日,中共重庆市委纪委撤销原错误处分决定,恢复王雪亭的党籍,为其落实政策,平反昭雪。王雪亭于同年3月20日病逝于上海龙华医院,终年67岁,骨灰安放在惠民地区老干部纪念堂。按照他生前遗愿,1995年4月惠民地区与东营区将其骨灰移至其故乡王家村东北。1996年清明节,原惠民行署专员刘之申、原惠民地区秘书长邢天才在王雪亭墓前立了纪念碑,并敬撰碑文。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