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单刀赴会 真相|袁世凯朝鲜“单刀赴会”是怎么回事

2022-02-07 03:27情感
袁世凯“单刀赴会”传奇

近代著名学者丁仲江在《北洋军阀史》第三章“朝鲜训练”中写道:

光绪十年十月十五日洪英植、朴泳孝等发动政变,拟先将清军高级将领一网打尽,借朝鲜邮政总局落成典礼,假邮政局设筵宴请袁吴张三将,打算即席扑杀。吴张洞悉其情不欲前往,袁则裹甲怀械先一小时赴席。稍进酒馔即告辞,牵朴泳孝手至门前,从容返营,使这一个暗杀行动胎死腹中。

朝鲜开化党首脑,左起朴泳孝、徐光范、徐载弼、金玉均。右图为朝鲜官服着装的金玉均。

这段话讲的是沈嘉事变中袁世凯的一段插曲,堪称现代版的“一刀赴会”。凭借这部颇具影响力的作品,袁世凯一下子被塑造成了一个忠于肝脏、英勇无畏的英雄——他全副武装,以一人之力挫败了华凯党的阴谋,为平定沈嘉政变奠定了基础。

笔者曾略作爬梳,除文人笔记及报刊上的记载,在《北洋军阀史话》一书之前,无名氏的《袁世凯轶事》及日本学者内藤顺太郎的《袁世凯正传》,都有关于袁世凯单刀赴会的记载,内容如出一辙。可见,袁世凯这段传奇在民国的学者圈乃至坊间早已广泛流传。

那么,这个传说从何而来?答案是《荣安弟子》“荣安”是袁世凯的别称,《荣安弟子记》是沈祖贤和吴闿生记录袁世凯言行的一本书,性质类似自传。这是研究袁世凯早期经历的最重要的历史著作。

书中关于这段传奇是这样记载的:

15日,朝鲜公使开化党洪英智、朴、金、朴、许广凡、许在碧等十余人,邀请民众与吴兆友、连长张光潜共进晚餐,并在日本大使馆对面邮局设席,以除掉三名中国士兵,进而分兵攻华营。张武的疑虑已经改变,所有人都辞职了。龚曰:“吾辈已辞,足以示弱。”首先是当时胸甲包裹的机械,轻骑而来。主人一半给,大众那是酒和食物。先吃饭意味着朴永孝今晚有事,但公众不能久留。主人说完后,把帕克·肖勇的手牵到马背上,骑了回去。该党无视对方,未能成功。

由此可见,丁中江一书可以说是完全照搬了上述记载。丁先生为什么会如此信任这部着作呢?

《荣安弟子》是什么书

清末民初关于袁世凯的着作极多,有正统的历史着作,也有文人名流的笔记,但大都是些零星的记载,偶有一些篇幅稍长的论述也是旁敲侧击,忌讳莫深,专门系统论述袁世凯的着作则几乎没有。这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以及袁世凯所处的地位都有关系,毕竟记述时下政治核心人物的书籍可能会涉及诸多隐秘,没有哪个作者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去捅马蜂窝。

有一个叫佐藤铁志郎的日本记者,在清末在中国和朝鲜工作生活了大约30年,对两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光绪之交,他用中文写了第一本关于袁世凯的传记,里面涉及了大量袁世凯从政30多年来不为外人所知的历史秘密。这本传记即将出版时,袁世凯的长子袁丁可突然来到天津租界,向日本驻华公使施压,最后这本书被烧毁。幸运的是,一些有缺陷的手稿被带回日本,并在一百年后在世界上出版。日本记者佐藤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国内学者学者就更不用说了。

《容庵弟子记》成书于辛亥革命前后,当时袁世凯已成为结束两千年封建帝制,缔造中华民主共和时代的第一人。从封建专制帝国的总理大臣,摇身一变,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这份荣光背后隐藏着一个难以启齿的身份——大清帝国的不忠之臣。

袁世凯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热衷程朱理学,这对袁世凯的思想也颇有影响。他既想登上权力的最高峰,又不想落个叛臣贼子的千古骂名,无比纠结中,想出了一个为自己洗白的办法——出一部传记,专门记述自己在前清为官三十多年的经历。袁世凯决定利用这部书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忠君爱国的忠臣,为自己劝清帝退位,就任民国大总统的行为辩解。

袁世凯出身官宦家庭,父亲热衷于理学,这也对袁世凯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想攀上权力的最高峰,不想陷入汉奸贼子的千古骂名。在巨大的纠结中,他想出了一个粉饰自己的办法——一本传记,专门描述了他在前朝为官30多年的经历。袁世凯决定用这本书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忠君爱国的忠臣,为自己劝说清帝退位成为民国总统的行为辩护。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成为中华民国的正式总统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容庵弟子记》应运而生。这部书记录了袁世凯从出生到武昌起义爆发前夕五十三年的人生。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袁世凯的助手。主笔沈祖贤,祖籍浙江绍兴。他生于同治年间的有功,长期担任袁世凯的私人秘书。袁世凯奉命在天津站训练时,在武威右军司令部当文案,同行的有阮钟书、严敦远。在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之前,沈祖贤一直跟随并处理机密事务。1908年,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排挤,被迫回到河南张德养病。作为个人文案,沈祖贤去了张德陪他,经常和他的师父一起唱诗,后来《桂堂唱和诗集》问世。

此书的另一位作者吴闿生,安徽桐城人,其父吴汝纶是清末着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吴闿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清末民初桐城派代表人物。他不仅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晚清诗坛也有一席之地;早年留学东洋,深受立宪思想的熏陶。《容庵弟子记》由这两位身份特殊的人物撰写而成,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推销,在民国初年颇具影响力,特别是袁世凯青年时期的事迹,后来的很多论述都来自于此。正因为这样,丁中江等学者把此书奉为圭臬。书中关于袁世凯单刀赴会的记载,自然也被很多民国时期乃至现今的历史爱好者当作实录。

袁世凯“只身赴会”是历史事实吗?

这段清末版的“单刀赴会”真的就是历史事实吗?答案是否定的。

笔者翻阅了大量史料,终于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中找到了一些有趣的记载。该书第六卷第105页载有《照录统带驻防朝鲜亲庆各营吴提督兆有等联衔来禀》。这个奏折是吴兆有、陈树堂、张光前、袁世凯等清军将领关于甲申事变整个过程的报告,其中有一封袁世凯亲自写的一段公文——《照录委办亲庆等营会办朝鲜防务袁丞世凯来禀》。报告内容数千字,记载了亲日开化派与日使竹添等人从策划酝酿、发动事变到最后平叛的全过程。

在阅读了大量史料后,笔者终于在《清光绪与日本交涉史料》中找到了一些有趣的记载。该书第六卷第105页载有“按记载制度驻守朝鲜亲庆营的吴太守赵佑等。,以联合标题向我报告”。这份奏折是吴兆友、陈树堂、张光潜、袁世凯等清军将领对沈嘉事变全过程的汇报,其中有一份袁世凯本人撰写的公文——“据记载,营里会组织抗美援朝,如亲贺”。这份报告长达数千字,记录了亲日文明派和日本大使烛天等人从策划酝酿、发动事变,到最后反叛乱的全过程。

洪英植,也是朝鲜第一任邮政总办,图中背景是见证了朝鲜1884年甲申政变的历史建筑物。

这份报告来源于袁世凯等抗击叛乱将领的亲身经历,也收录了被袁世凯俘虏的亲日文明派骨干成员许的自白。许常在是亲日文明派核心成员许广藩的侄子,也是从头到尾参与策划实施整个政变的许在碧的弟弟,所以他的供述相当可信。

据徐载昌的口供,事变爆发前夕,洪英植选派到日本学习军事的十二名学生返回朝鲜,入洪英植幕充当护卫。这十二人便是甲申事变时金玉均组织的敢死队骨干成员,徐载弼、徐载昌兄弟便在其中。竹添从日本返回汉城不久,有一次与金玉均等人密会,期间金玉均提出了一套暗杀吴兆有、张光前、袁世凯等清军将领的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洪英芝等人晚上想请吴同岱、张、北之喝酒,士官和学生留在庭上。第二鼓开宴,第四鼓起事。不要派吏部左、右军去攻打张的营寨;而日军攻打吴同岱大营;后来,右军攻打北之营。参事岛村带领的三营,已经很久没来北治了,经历了很久的战场,去吃饭的时候会有很多随从。如果起义失败了,会伤害你,所以我们可以睡觉了。他越来越想在半夜袭击三营,派人把三营当成营地。当他看到它戒备森严时,它失败了,这引起了很长时间的麻烦。国王未能下定决心,大臣们与卑职接触不多,大约十七天。

也就是说,金、朴等人确有暗杀袁世凯等清军将领的计划,且极为周详,却因日本方面的否决而胎死腹中。暗杀计划虽有但未实行,袁世凯“单刀赴会”的传奇也就成了一则演义。门生为了给袁世凯造势,写就《容庵弟子记》,并在书中附会了一段精彩纷呈的“单刀赴会”,希望借此塑造袁世凯可歌可泣的伟大形象。殊不知,早在三十余年前,袁世凯自己就已陈明事实。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