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皇明祖训 朱元璋的子孙那么多 如何取名

2022-02-17 21:50军事
从朱元璋的孙子这一辈开始,明朝宗室子弟的命名就变得十分有趣。

一方面,“行辈字”的名字表示辈分,不一定相同。比如南明万历皇帝和卫龙皇帝都是朱元璋的孙子,但万历皇帝叫朱翊钧,卫龙皇帝叫朱遇见。资历相同的人,一个用“易”字,另一个用“余”字。这在古代可能不容易理解,但不符合现代人对家庭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他们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被五个动作所偏向。例如的“火”字、的“迟”字、的“土”字。这两个现象值得深思。

远近行辈各不同

第一个问题不难解释。《明史·王石表》中明确指出,朱元璋子孙众多,担心后人同名。因此,他为自己的儿子们,也就是王子和王子们,拟定了不同的“命名指南”:他为每个房间拟定了20个不同的词,这是这个房子后代名字中的第一个词,也就是确定辈分的“代线词”。第一次用第一个字,第二次用第二个字,一共两个十字,所以《命名指南》的保质期是二十代。

       这一点在老朱亲自主编的《皇明祖训》中体现得清清楚楚:“凡东宫、亲王位下、各拟名二十字。日后生子及孙,即以上闻,付宗人府。所立双名,每一世取一字以为上字……”

《明祖训》中,明太祖主持编纂了劝谏儿孙的书籍。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燕王家的二十个字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唐王家的是:“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众所周知,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使自己的“王”字加了一顶白帽,成了“皇”帝,所以燕王家的二十个字成了确定皇帝世系的行辈字。万历帝朱翊钧是燕王家的第八代传人,所以用“翊”字。而南明隆武帝本是唐王家后裔,因清军南下,时势所致,成为皇帝,他是唐王家的第八代传人,所以用“聿”字。这就解释了朱翊钧和朱聿键虽属同辈的远堂兄弟,却不用同一个“行辈字”。

这种命名方式可以说是对宋代赵王室命名方式的模仿。

       《宋史•宗室世系表》中称:“周官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于是叙昭穆而礼法之隆杀行焉。此世系之所以不可不谨也。……宋太祖、太宗、魏王之子孙可谓蕃衍盛大矣,支子而下,各以一字别其昭穆……”宋太祖赵匡胤和他的兄弟们,子孙太多了,为了辨亲疏、别昭穆,于是给各房确定了不同的“行辈字”。

可见老朱家的做法和老赵家是完全一样的。这种做法,不仅是为了防止后人重复自己的名字,更是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重建宗族的礼法秩序。此外,这种对宋朝的模仿,隐含着对元朝继元、明、易之后再次成为汉文明继承者这一事实的强调。这也是朱对明朝合法性的重申。

 洪武缘何爱“五行”

至于明代宗室名的最后一个字是否要用五幕来抵消,在《帝王祖训》中并没有太多的强调。正如明代《诸王时标》所言,朱元璋不仅确定了各家后裔的“行辈字”,还要求宗人府命名时,最后一个字应为“党羽五行”,顺序应为“火、土、金、水、木”。这个顺序从朱元璋的孙子开始。考虑到朱元璋的儿子都是以“木”字命名的,整个循环就是木、火、土、金、水,然后是木...但是《明史》并没有解释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实,这种命名方式,遵循了传统文化中“五行相生”的原则。如《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中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父子也。”老朱当然希望子孙后代,有如天之五行,生生不息,大明国祚可以千秋万代。

《春秋范路》以《公羊传》的解释为基础,根据现代儒家经典描述了《春秋》中的伦理和政治原则,并根据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观念进一步加以确认。

       另外,在《春秋繁露》中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即五行对应天地间的德行,并隐含着人世父子间的伦理关系。《春秋繁露•五行对》中认为,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春、夏、季夏、秋、冬,“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藏,冬之所成也。”五行暗含了从生到长到收获,直到最终圆满的整个过程,而父子之间的伦常道理,也恰在于此:“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最终引申出:“诸父所为,其子皆奉承而续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尽为人之道也。”通过对宗室子弟的命名,强调五行相生,恐怕暗含了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的希冀:祖训不可不遵,纲常不可废坏,先世治国之道必须恪守——唯有如此,才能将祖宗基业代代传承。

当然,这种五行命名法并非朱元璋独创。早在宋代,朱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例如,朱熹的父亲名叫朱松,名字为“木”字旁。朱熹的“熹”字,本意就是“炙”的意思,在古代偏旁仍算作“火”。而朱熹的儿子,朱墅、朱埜、朱在,全是以“土”为偏旁。再如朱熹的孙子朱钜,曾孙朱潜,显然分别是以带“金”、“水”偏旁的字来命名的。

朱本人在明代备受推崇。洪武时期,朱的注释成为科举考试中对《四书》的官方解释。朱元璋几乎可以算是朱的铁杆粉丝了。朱Xi的地位如此崇高,那么朱元璋在选择这种命名方式时,是否有意模仿朱文公的家风呢?这是可能的。

       朱元璋的五行命名法,听上去很有文化,但实践起来困难重重。关键是皇帝家的人太能生了。据明朝人的考证,到明穆宗在位时——即大明朝建立两百年左右,宗藩在籍人数达到了四万人。那么多人的名字如果都要有五行偏旁,那五行偏旁的字真的是供不应求了。需求大了,必然会有假货。不仅各种生僻字纷纷登场,甚至一些从未有过的字被活生生造出来,而这些字被造出来的唯一使命,就是担当某个宗室子弟的名字。仓颉有知,只怕要被气得吹胡子瞪眼,然后和这些可怜的新造字一起孤单到天明。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