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韩培信 昆山原书记吴克铨深情讲述“昆山之路”:思想不解放,很难有发展

2022-01-14 10:06军事

吴克铨,1932年生,江苏吴江人,昆山市委原书记。作为“昆山之路”的开创者,吴克铨带领昆山人民,走出了一条“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之路。

最近,他在《群众·大众学堂》刊文,深情讲述改革故事。以下为文章摘编。

昆山发展道路是一条创新之路,是一条“唯实、扬长、奋斗”之路。唯实,就是不唯书、不唯上,解“束缚”、破“禁区”,坚持一切工作都要从昆山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是昆山之路的真谛。扬长,就是要扬昆山之长,补昆山之短,发挥昆山的独特优势,克服昆山的劣势,这是走好昆山之路的实招。奋斗,就是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其业无穷,其绩无止,这是昆山之路的精神。

“小六子”怎么翻身

1984年,我当选为昆山县人民政府县长。这时的昆山,是苏州地区最差的县。之前是“小八子”,江阴、无锡从苏州分离之后,又被称为“小六子”,位列苏州地区倒数第一。于是我们开始研究到底这个“小六子”的帽子是怎么来的,能不能把它摘掉?简单来讲就是“小六子”要怎么翻身。

我们先把历史情况作了分析,搞了一些调查研究。我是1963年到昆山的,当时的昆山也很穷。那个时候的穷,是穷在“穷土、恶水、血吸虫”这“三大害”。当时县委的主要任务就是改善水利条件,发展农业,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经过老一辈的努力,除了“三害”,到上世纪70年代,昆山已经成为苏州地区发展比较好的,是全国有名的“大粮仓”。那是在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昆山为什么落后了呢?因为思想不解放,没有及时发展工业,也就是没有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

当时昆山人有几句顺口溜:田多劳少,产量不高,贡献不小,分配蛮好。虽然我们的亩产不是太高,但是田多,对国家的贡献不小,每年要交给国家4亿多斤商品粮,所以收入也不算少。大家已经很满意了,觉得生活蛮好。哪怕周边兄弟县市的社队工业都干得热火朝天,常熟等地的工业产值几乎比昆山多一两倍,昆山人还在那里自得其乐。这样差距就逐步拉大。

因为背了一个“田多劳少”的包袱,昆山不敢搞工业,害怕发展了工业影响国家任务。但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们平均每个劳动力种4.88亩的土地,到1983年的时候,一个人只种2.8亩地。原来是18万劳动力,到了80年代是30万。同时因为搞水利等工程,土地量在减少。此外,劳动生产率也在提高。所以不是“田多劳少”,而是“劳多田少”了。正是劳动力没有发挥作用,使得农民的收入不能提高。当时县委县政府统一了思想,一定要发展工业。

但昆山属于农业县,搞工业的几大要素——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经验都没有。怎么办?想来想去,我们这“五缺”,上海都有。那就充分发挥昆山离上海近的优势,借上海的“东风”来发展。当然不是白借,昆山也有自己的优势: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土地多、水面多,农副产品丰富;劳动力多,而且廉价。这都是上海人喜欢的。但有人认为上海人太精明,跟他们打交道会吃亏。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思想。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很难发展。

经过讨论,大家觉得上海是个大市场,要从怕他们来转变为请他们来。我们首先开了个家乡人座谈会,把在上海包括全国各地的特别是上海的昆山人请来,帮忙出点子、找项目。大家非常踊跃来参加会议,而且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特别是介绍了一批上海的企业家来昆山考察。

在原国务院副秘书长顾明的帮助下,我们和上海金星电视机厂取得了联系。为请他们到昆山办分厂,我们一连跑了四五次上海,反反复复,才勉强有了个协议。已经开建的时候,上海方面由于某种原因,他们不能把原定投资的钱拿出来了,就说合作办厂要不算了吧。我说这样不行啊,厂房已经建了,“如果办联营厂你们不便出资金的话,我们帮着借吧”。后来厂子终于建起来了,并做到了当年谈判、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2年多后,赚了1000万元。首先按协议,要给上海厂300万元商标费,剩700万元各350万元。昆山人有意见了。我就解释,如果不与上海合作,这350万元也没有;通过联营办厂,我们解决了劳动力转移问题,还培养了农民、学生成为工人;发了300多万元工资,收了300多万元税收。要看大局、算大帐,不管你赚钱我赚钱,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我们就做。于是,横向联合、跟上海合作的思想统一了。很快地,各行各业都跟上海搞了联营,纺织工业更是全行业跟上海联营。“要发展,靠上海”,成为昆山百姓家喻户晓的口号。

后来机缘巧合,我们又抓住了和贵州风华冰箱厂合作的机会。他们是航天部的军工企业,技术、设备的力量都很雄厚,但是在山区,销量有问题,愿意到昆山来。很快,一列火车把整个风华厂全部拉了过来。由此我们受到启发,大“三线”大有文章可做!然后把“联合”的思路延伸到了“三线”军工企业,扩散到全国各地,这就形成了我们“东依上海、西托三线”的工作思路。昆山就是这样起家的。通过横向联合,摘掉了“小六子”的帽子。到1989年,我们的人均收入已是苏州6县第一,在省里也名列前茅了。

“敢想、敢当、敢为”建设开发区

在发展横向联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城区不够用了,很多项目没地方放,就考虑要搞个工业开发区。1984年夏天,在老城东边划出了3.75平方公里土地。当时就叫“工业小区”“城市新区”。

要建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怎么个建法?我们完全没有经验。于是先去学习。到上海闵行工业区、蛇口工业区看了发现,他们有钱,是土地全买下来、招商就投资的,但是项目很少。我们没钱,不能学他们的建法,只能是“富规划,穷开发”。于是先请了上海规划委员会的专家,做出一份好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不摆阔气,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用钱精打细算,边开发边建设。如对土地实行用到哪里、征到哪里的办法,对工业设施搞企业化融资、不大包大揽,由此节省资金。别的开发区每平方千米基础设施投资1亿元,我们只需1千多万元,就实现了“七通一平”,即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排水、通煤气、通蒸汽和道路平整。很快企业都来了。

靠着“敢想、敢当、敢为”的一股子劲,“不等、不靠、不要”的昆山人,自筹资金,办起全中国第一个“自费开发区”。开发区的建设,引起了时任苏州市委书记戴心思的关注。1985年,他来到昆山,特意喊了我这个县长去汇报。我汇报了我们的工业发展思路、情况,以及当时引进的14个重点项目。他听完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来昆山有希望了”。第二年,时任省委书记韩培信来到昆山,提出要看开发区。他看了不少企业,又听了汇报,说“搞得不错嘛”,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

1987年,在浙江开过会的中央领导来到昆山视察,看了一些企业,问了一些问题。知道我们开发3.17平方公里只用了1200万元,而且全靠自费,觉得不可思议,对随行的时任国务院特区办主任何椿林说:“你们帮他把债还清了!”又问:“为什么不叫开发区?”我说,不敢叫,因为没有批准。他说,“哦,你们是自费开发区”。后来人民日报刊发《自费开发——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篇通讯,和《“昆山之路”三评》的评论员文章,就是根据这个写的。此后,经过申请,昆山开发区很快获批为江苏省经济开发区,但国家级开发区需要国务院专门会议才能确定,需要等很久,不过可以先参加相关会议;又经过不断努力、反复恳请,在财政上虽然没有拿到资金,也终于获得了每年财政包干减少5000万元的帮助。

昆山开发区“出名了”。但实际上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出发点还是提高昆山人民的生活水平。只不过根据昆山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坚信“发展是硬道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信念,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才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可以说,昆山开发区能有今天,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是解放思想的成功,也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践,是昆山全体干部团结奋斗的结果。

“抢”来的第一个合资企业

我们的横向联营,先是和上海,然后是“三线”,再扩展到全国、海外,也就是后来的外向型经济。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成功之路。其实办开发区之初,我们就分析形势,觉得再去走发展乡镇企业的路子,只会永远落在兄弟县市的后边,应该抓住机会,大力引进外资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

我们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可以说是“抢”来的。昆山县人民银行和计委的两位同志,在苏州开会时偶然得知消息,日本一家手套企业有意到苏州来办厂。那段时间,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开发区的昆山,谈得最多的就是为开发区招商引资,所有人对此都很敏感。于是,他们马上告诉我。两个小时后,我就赶到了苏州,找到轻工局的局长,要求给昆山一个机会。经过几番软磨硬泡,终于让那位局长松了口,同意外商来时带他去昆山看看。

1984年秋天,一位患过小儿麻痹症的日本企业家来到了昆山,他就是手套厂的老板三好先生。其实他也很谨慎,已经考察了很多地方。昆山的条件不是最好的,当时开发区的路还没铺好,但我们的热情诚恳感动了他,然后又在约定好的3个月内修好了漂亮的道路,他很敬佩,终于同意来昆山投资。正式谈判了,因为刚开始和外国人打交道,什么都得从头学起,连翻译也是到苏州外办借的。通过艰苦的谈判、辛苦的建设,1985年2月,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正式开工投产,这是昆山开发区也是整个苏州市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苏旺你很快盈利,合资双方都得益,而且日方得益还比我们多。三好先生很高兴,觉得在昆山投资的环境越来越好,前途越来越广阔,就把他在韩国的一个独资企业转移到了昆山。1988年,苏州第一家也是江苏省县级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在昆山开始投产。苏旺你的成功,引发了许多日本商人对昆山的兴趣,不少日本企业到昆山落户。

中外合资当时是个新鲜事,我们又是个层级很低的县办工业小区,审批很复杂。有同志讲我们第一个外资项目往南京跑了上百次,确实是花了些时间。因为当时大家都没有经验,省里面没有经验,苏州市没有经验,我们更没有。到底怎么样能办成这个合资企业?很多规章制度都要建立起来,这样就要费一些时间。不过总的来讲还好。

这就是我们“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办外资企业我们是第一个,所以后来外商来昆山的也比较多。我们开始有了些经验,别的地方可能还没有,昆山的外向型经济就相对发展得比较快。当然,很多工作都是我退休之后接任同志们做的了,我只是开了个头。

昆山能够有今天,是天时、地利、人和相统一的结果。“天时”就是改革开放的东风、党的英明政策,我们跟上了步伐,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一切从昆山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改革开放的路子走。“地利”就是充分发挥昆山的地理条件、区位优势。“人和”就是全县人民的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当时很多项目都是大家去找的,所有干部群众一齐上阵、全力以赴,昆山的成功是全体人民的功劳。

因此我觉得,“昆山之路”精神是可以用这六个字概括的:唯实、扬长、奋斗,一方面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有人的奋斗精神,二者缺一不可。我相信,未来昆山发展一定会更好!

秦振华老书记的豪言壮语,燃!

中共江苏省委群众杂志社主办

理论读库 ★ 决策锦囊 ★ 干部学堂

欢迎我们!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