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     

信用卡出售 国信办回应5毛钱买卖信用卡信息:有3种方式维权

2022-02-17 10:36化妆

国家网信办回应“5分钱买卖信用卡信息”:我国将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居民有权从三个渠道维权

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1月11日播出“你的信用卡个人信息只需5毛钱就能在线购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银行信用卡信息披露调查。

在接受《新华视点》记者专访时,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我国将加快研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加大对非法收集、泄露、出售个人信息的打击力度。监管部门还向社会公布了居民信息泄露的举报渠道:公民可以通过“12377”举报电话等方式维权,互联网公司有责任遏制非法个人信息交易。

国家网信办:将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据新华视点报道,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泄露相当严重。通过QQ群、微信等网络工具,你可以购买一个包含姓名、电话、地址、工作单位、银行等完整个人信息的信用卡开户资料。一些旧的个人资料报价甚至低至“2000元10万件”。这些泄露的个人信息已经成为诈骗陷阱和骚扰电话的重要来源。

“目前,互联网上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非常严重。”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局副局长杨春燕指出,特别是银行卡敏感信息泄露事件频发,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损害了用户利益。“国家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据报道,中国政府正在从立法、法规和标准、技术保护措施等多方面推进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杨春燕表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相关部门将加快研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加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重点将是加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监管,加大对非法收集、泄露和出售个人信息的打击力度。”

此外,据《新华视点》报道的调查显示,商业银行通过银行“内鬼”倒卖信息,转交给“合作公司”的手段,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之一。然而,各种例外和豁免往往使消费者没有责任。对此,国家网信办建议,个人信息泄露后,公民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个人遇到信息泄露,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相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个人也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投诉举报。“国家网信办所属中国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将受理和处置社会公众对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的举报。”杨春燕说。据了解,中国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为“12377”,网站为www.12377.cn。

——消费者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偿损失。

还有哪些信息被转卖了?包括医院就诊和网上购物记录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发行规模为4.36亿张。据互联网管理部门初步调查,信用卡信息泄露的原因较为复杂。一是商业银行因内部管理等原因造成信息泄露;二是持卡人安全意识不强,导致信息被盗;三是第三方机构在持卡人网上支付过程中非法存储银行卡敏感信息,导致信息泄露。

“银行卡信息泄露可能涉及到办卡、用卡、卡管理等多个环节。监管部门需要首先确定哪个环节存在问题,然后依法处理。”杨春燕说。

记者调查还发现,现实中“海量”的个人信息在网上出售,信息泄露、倒卖的渠道很多。甚至市民的医院就诊、网上购物记录和开房信息都被卖了“几毛钱”:

病人的病历被公开出售。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加入了一个名为“健康资源-患者数据”的QQ群。在该群体的档案信息中,赫然列有“经营销售患者数据、住院数据、登记数据、医保结算、报销数据”字样。一些卖家表示,他们可以提供包括新生儿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患者在内的数据,并包括患者姓名、年龄和病史等私人信息。

“手术刚结束,就接到药品、器械、保健品的销售电话,持续了两三年。”60多岁的上海市杨浦区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2010年他到上海长海医院就医后,就接到了销售电话和手术后的病情来信。“一些骚扰者也明确表示他们认识我。家庭地址。”

——网购物流信息随意买卖。中国网购用户数量已达3.32亿。网购者提供的个人姓名、送货地址、联系电话、购物品类等信息都进入公开销售的“黑市”。一位自称淘宝数据商家的QQ平台卖家表示,网购者的物流信息、已购商品信息等数据需求量大,可以全天送达,最便宜的是“2000元可以买3万条个人信息”。

“部分电商平台以个体商户为主,信息分散在个体商户手中,更容易造成信息泄露的风险。”上海财经政法学院执行院长傅伟刚说。

——大量会员卡和会员服务需要“身份证才能使用”,但管理不善导致信息泄露。业内人士表示,各种商家对个人的信息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一般没有选择权。2012年12月,上海白领王金龙入住广深汉庭酒店。2013年,“2000万开房信息”数据在网上泄露后,王金龙下载了网上流传的文件包,发现里面都是他的名字、身份证号、手机号和开房时间,于是向上海浦东新区法院起诉该酒店。

个人信息“黑市”依然猖獗。垄断企业能不作为吗?

杨春燕表示,自国家网信办成立以来,2014年推出了“微信十条”新规,明确规定了即时通讯工具服务商的个人信息保护责任:如QQ、微信等运营商必须保护用户信息和公民个人隐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不良信息。

“监管部门将继续坚持依法保护个人信息,个人也要提高认识,积极维权。”杨春燕建议,广大公众应进一步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尽量不随意提供个人信息。

事实上,信息交易猖獗的“黑市”已经让消费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个人信息的购买者中,存在许多非法的贵金属交易和民间借贷公司,具有很大的社会风险。”上海华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峰表示。

比如,2013年9月,江苏南京的投资者张先生在购买了某知名股票交易软件后,就接到了不法理财公司销售人员的骚扰电话。在被诱惑投资59万元“纸与银”后,15个交易日内损失约35万元。

目前,在QQ群、微信以及一些电商平台上,个人信息的“黑市”还很多。只使用QQ群中的搜索功能搜索关键词“银行卡信息”。至少有120个小组,参与者超过30人,交易活跃。在一些在线“图书馆”网站上,仍然有银行客户的公开电话数据。

刘春泉认为,用户信息披露涉及诸多违法主体,银行是源头,互联网平台是沟通渠道,信息的传播者和使用者都有责任。“对于处于垄断地位的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公司来说,从内控上严格防范客户数据泄露,对自己并没有明显的好处,他们往往会以各种借口推卸责任。”

付伟刚建议,当居民遇到垃圾短信或骚扰电话时,可以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即利用客户数据从事电话营销的企业需要证明信息是通过合法渠道获得的。“允许个人隐私信息被交易、免费出售的网站,也通过非法信息市场获得了流量和利润,也应该受到惩罚。”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