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     

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中国最牛的六位经济学家们怎么看中国经济

2022-02-16 06:28化妆

将潜在增长率变为现实,保持长期稳定增长,一是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降低交易成本。本报记者寇聪图

       在3月15日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中国政府明确今年的GDP增长目标预期为7%左右。不过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常有差异。两会之后一星期举行的201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学者给出各种不同的预测和改革“药方”。        

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今年仍在大谈中国的增长潜力。林毅夫认为,完全有可能实现7%的目标,而且很有可能超过7%。

       林毅夫参考了当年日本、韩国跟美国收入水平差距与现在中国与美国收入水平差距相当时的情况,其时日韩都有8%至9%的增速。此外,中国的政府债务只占GDP40%多,外汇储备有4万亿美元,据此判断,中国8%的增长潜力仍可维持10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在去年7.4%的基础上有所下降,但通过努力仍有可能实现7%的目标。他强调,7%的增长“相当困难”。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何帆同样认为,考虑到去年四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7%的目标并不低,如果能实现就已经很不错了。

一些学者持更谨慎的态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余永定认为,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低于7%,央行肯定会进一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不过,无论对于中国2015年经济能实现怎样的增长,经济学家更为关注中国经济如何转入更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还应解决哪些障碍,从而获得更加可持续的长期发展。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刘世锦认为,要将潜在增长率转化为现实,保持长期稳定增长,首先是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是降低交易成本。

       而在经济学家看来,新一轮改革的红利尚未释放,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唯有改革。2013年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绘制了改革蓝图,经过2014年的动员铺垫打基础,2015年将迎来改革关键之年。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中国经济提出集约化发展模式20年,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主要障碍在于体制和制度障碍。在吴敬琏看来,改革应该是比稳定增长更重要的政策目标。

       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则更加关注的是制度性成本高企。随着土地、劳动力、资金成本的上涨,部分制造业正在流向成本更低的区域。周其仁认为,成本高企尤其是制度性原因。例如,土地成本在总成本占比过高、劳动力成本过高,都有制度上的原因。

新一届中国政府在降低审批、创业成本和企业收费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周其仁认为,如果不进行系统性改革,大幅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长期增长活力就会丧失。

       从2010年起,中国的经济增长逐步回落,2014年,仅增长7.4%。如果顺利转型,林毅夫预计,2016年至2020年,中国的增长目标仍然可能是7%,但实际会高于7%。

       刘世锦援引社科院的研究成果称,预计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会达到6.2%。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