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     

中华科技帝国 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SWOT分析

2022-01-29 12:44化妆

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研究报告》

第39期2019-09-16

编者按:采用SWOT分析法深刻揭示当前中国建设科技强国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旨在为正确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道路提供坚实有力的决策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从内部条件来看,中国在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知识产出、国内市场、制造业体系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人力资本“大而不强”、基础科学研究短板突出、科技创新力量布局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体制机制障碍等劣势。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创新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等是中国建设科技强国面临的机遇,而国际科技力量竞争加剧、发达国家遏制、全球科技治理缺乏强大话语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则是中国需要应对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科技空白之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出到2050年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快科技强国建设。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要紧密地团结起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向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由此可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核心。那么,当前中国建设科技强国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对上述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以期为正确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道路提供坚实有力的决策支撑。

然而,实施重大战略依赖于执行主体内部的资源、能力、水平以及外部的环境条件,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减少或消除内部劣势和外来威胁才能有助于重大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但目前来看,学术界针建设科技强国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研究探讨基本处于空白,因此不利于在现实实践中对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形成清晰准确的把握和认识。基于此,本文拟采用SWOT分析法深刻揭示当前中国建设科技强国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以期为正确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科技强国道路提供坚实有力的决策支撑。

一、优势分析

1.科研人员规模位居世界首位,海外人才加速回流、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等不断壮大科研人员队伍,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现阶段,中国进入了人力资源红利释放的黄金时期,已形成如下优势:

科研人员规模位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数量持续增加,截止2015年全国R&D人员全时当量已增至375.9万人年,占全球R&D人员总量的31.1%,自2007年以来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第一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海外人才回流趋势明显。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研发环境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和海外人才在“大磁场”的强大引力下归国,投身到国家科技发展事业中。“十二五”期间中国回国人才超过110万,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各类人才加速聚集有力地壮大了我国科研人员队伍。特别是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一系列海外引才计划效果彰显,通过优厚的科研环境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已成功引进包括杨振宁、姚期智、施一公等在内的众多资深科学家和重量级专家,成为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生力军和领跑者。

高等教育红利加速释放为未来我国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储备了坚实力量。随着我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程度人口数量已从2010年的1.18亿人提高至2015年的1.71亿,平均每年增加106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从2010年的12.5%提高至2015年的16.9%,年均增长近一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作为我国科研人员队伍的重要来源,理工农医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逐年递增,2010年到2015年平均每年向中国科技发展事业贡献160万科技后备人才,为未来我国科研人员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科研经费投入增速居全球首位,投入规模居世界前列,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家科技事业重要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科研经费投入规模和增速都位居世界前列,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布的最新一期的《科学与工程指标2018》,2015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投入总量为4080亿美元,占全球研发投入总量的21%,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与此同时,中国科技经费投入表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按不变价计算,2000—2015年中国R&D经费年均增速为15.9%,增长速度位居全球首位,成为世界研发投入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根据中国统计局《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呈现稳定上升趋势,2016年R&D经费投入与GDP之比为2.11%,连续3年超过2%,高于欧盟15国2.08%的平均水平。

此外,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持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化增长动能,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力量,也为未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奠定了更加牢固的经济基础。

3.科技论文、发明专利等知识产出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增速领跑全球,质量不断提升,加速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以国际科技论文和国内发明专利表征的知识产出已表现出明显优势。论文方面,2015年中国SCI论文发表数量为28.1万篇,占全球总量的14.4%,仅次于美国,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二位。2000至2015年间,中国SCI论文发表数量年均增长16.4%,居全球首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科学研究实力的不断上升,中国部分学科的论文数量也已位居世界前列,“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化学、计算机科学等8个学科领域被引次数位列世界第二位。

专利方面,现阶段,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且依旧保持强劲涨势,对全球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增量贡献突出。2000至2016年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7.5%和28.4%,远远高于日本、美国、韩国等专利大国。2016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3.9万件,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30.2万件,继续保持世界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第一大国地位。与此同时,2016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百万件的国家,中国“专利大国”的地位愈加稳固。

4.巨大且多层次的国内市场创造了大量创新创业机会,提供了不断尝试完善的试错空间,有力激发出全社会科技创新强劲活力的和巨大潜能。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美元,占全世界GDP总量的14.84%,仅次于美国。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6年人口总量接近14亿人。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转变成为拥有近14亿人口的广阔市场。一方面,巨大且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创造了大量创新创业机会,促使众多企业或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新、从低端到高端的技术升级。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多层次、宽领域的构成特点为各类科技创新提供了不断尝试和完善的试错空间,为从科技创新链的低端攀升至高端提供了机会。

当前,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民财富积累的持续增加,中国市场的强劲活力和巨大潜力将加速释放,对科技创新的巨大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由此可见,中国巨大的市场存量和市场增量将成为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优势。

5.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积累了较强的产品和技术基础,制造业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核心驱动力量。

制造业历来是创新最为集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世界各国纷纷将制造业创新作为实现创新驱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当前,中国正由世界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稳步迈进,将成为国家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积累了较强的产品和技术基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基本确立。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中国制造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随着中国制造业沿着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化、信息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攀升,新思想、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等会源源不断涌现,将对我国科技创新实力提升和科技强国建设产生强大的拉动效益。

实际上,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现阶段中国已经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并在某些核心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在新一轮全球科技发展浪潮中出现了由跟跑向并行乃至在一些领域领跑的重大转变,逐步形成完整的创新价值链和科技体系,取得了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就,为科技强国建设不断注入了新动能和新活力。

6.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使得全国一盘棋、大力协同、集智攻关,聚集形成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采取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集中配置的方式,展开重点攻关,发挥各方力量,齐心推动核心科技不断迈上新水平。正是依靠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才使得中国科学技术能够一次次克服初期从无到有的困难以及破解后期的核心技术瓶颈,在众多高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国家层面组织的重大科技工程——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程,成就了当时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进程,是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光辉典范。又如“两弹一星”是在国际政治环境异常严峻、国内经济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举全国全民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丰碑。又如当下被世界誉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高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光辉成就。由此可见,加快建成科技强国,就必须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效聚合全社会的力量共谋科技创新发展。

二、劣势分析

1.人力资本的国际竞争力不强,顶尖人才和团队较为缺乏。

总体来看,中国是人才大国而非人才强国。根据Adecco集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塔塔通信公司联合发布的《2018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国人才竞争力指数在11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48位;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的《2017年IMD世界人才报告》显示,中国在63个经济体中仅排名40位。由此可见,中国人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水平还有待提高。与此同时,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每百万人中R&D研究人员仅为1177万人年,远远落后于丹麦、韩国、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等全球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凸显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密度与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之间的巨大差距。

此外,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问题较为明显,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一个突出困境。根据《2016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6年底,我国有两院院士1500多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300多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000多人,上述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在我国24余万研发人员总量中的占比仅约为5.4%。而且截至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却仅有屠呦呦一人获得了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远远落后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日本等发达国家,再次证明了现阶段我国世界级科学技术专家和战略性科学家严重不足的劣势现实。

2.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长期以来,中国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差距。2015年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共投入R&D经费716.2亿元,仅占全国R&D经费投入总量的5.1%,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基础研究R&D经费投入占比15%-25%有明显差距。与此同时,中国基础研究投入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我国目前的基础研究投入90%以上来自于政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而企业、社会力量、社会捐赠等投入比例较低。

此外,中国企业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面临基础研究投入与产出“双薄弱”的不利局面。叶玉江等学者研究发现,过去10年中国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仅占全国基础研究总投入的1.5%,占企业研发投入的0.1%,而美国、日本、欧盟等的企业基础研究经费占到基础研究总经费的20%。中国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和积累不够也导致了其基础研发产出能力薄弱,汤森路透发布的2016全球百强创新企业中大陆仅华为一家入选。

3.科技前沿领域前瞻性布局不足,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国家重大需求不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强国建设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然而,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力量在上述三大方面的总体布局还存在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

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对世界科学前沿发展贡献尚显不足。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不足,缺少推动学科发展的重大科学发现,鲜有能引领产业变革的原理性突破,缺乏破解制约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知识积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指出,在引力波这一重大发现中,美国科学家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欧洲和日本紧追其后,甚至印度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中国籍科学家却身影难觅,对世界科学前沿发展贡献较为有限。

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不够,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力有限。当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尚未有效缓解来自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交通出行、人居环境和医疗健康等方面的诸多压力,例如粮食安全领域,我国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装备普遍落后于发达国家10-80年,农业资源环境、质量安全控制等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城市交通领域,科技创新积累薄弱,对于民众反映强烈的城市交通拥堵、路网结构不合理、交通换乘效率和服务水平偏低、交通行业能源消耗巨大等问题解决能力不足。

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未能对国家形成有力的战略科技支撑。现阶段,中国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设备仍过度依赖进口。2018年4月发生的“中兴危机”暴露了我国核心技术被扼住喉咙的窘境,然而除了芯片技术以外,我国在集成电路与专用设备、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汽车、农机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也有着明显差距。

4.“创新孤岛”现象长期存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中国科技创新领域长期存在着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孤岛现象”,突出表现在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再到商品化的转化不力、不顺、不畅,处于科研和经济“两张皮”的尴尬境地。众多事实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专利论文大国,然而技术能力、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与世界领先水平还有着明显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型、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问题。

此外,人才、资源等创新资源分散、封闭、缺乏整合导致了投入产出低效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之间缺乏协同创新机制和合作平台;中央与地方之间、科技相关部门之间、科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畅,重复部署情况严重等。上述种种“创新孤岛”现象造成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闭路循环”,大大降低了整个创新体系效率。

5.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亟需破除,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环境有待优化。

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需要最适宜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然而,当前中国建设科技强国不仅面临一些根本性、广泛性的体制机制障碍,而且现有的文化氛围也难以充分激发人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思想。

科技体制方面,不合理的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浪费了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限制了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合理的科技评价制度、激励制度等使得大量科研人员为获得晋升、项目经费,将大量精力用在发表论文上,态度浮躁、急功近利,难以潜心做科研。文化氛围方面,学术界学阀现象普遍,抑制了创新思想的迸发和交流;全社会对创新的鼓励不足,对创新失败缺乏宽容和尊重。此外,目前我国缺乏价值驱动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很多高考状元毕业选择金融而不是科技作为专业发展就是一个鲜明例证。

三、机遇分析

1.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国际竞争格局,为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打开机遇窗口。

历史经验表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往往带来全球范围内的创新版图重构、经济结构重塑以及国际竞争格局的剧烈变动,为后发国家实现“弯道超车”带来重要机遇。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网络、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呈现群体跃进态势,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催生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增长前景产生深远影响。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中国科技创新水平已显著提升,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学技术事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因此,紧紧抓住这次难得历史机遇,密集发力、重点突破,加快实现从追随者到同行者乃至领跑者的角色转变,将有力推动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2.创新全球化和网络化趋势日益凸显,为中国积极布局和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要素建设科技强国带了重要契机。

作为一个典型的后发追赶型经济体,中国依靠以引资、引知、引智等为代表的内向型开放创新,和以企业走出去、专利跨境流动等为代表的外向型开放创新获得了中国科技发展事业的巨大提升。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国家间研发合作和科技交流日趋频繁,创新活动网络化、复杂化和互动化发展趋势越发突出,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也为中国积极布局和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有利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

3.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打造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的源头力量。

纵观全球历史,科技创新一直是引领支撑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作用日趋凸显。现如今,科技创新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国家力量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再平衡、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在全球各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充分发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作用以及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求。

4.中国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40年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面对全球贸易和投资持续乏力、世界经济增长疲软,而中国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大国、贸易大国、军事大国等地位不断巩固提升,成为全球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上升至第27位,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新兴经济体之一,继续领跑金砖国家。此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等成效已经惠及世界,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地位更加凸显。随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也将进一步增加,将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加快科技强国建设步伐,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关键一极。

四、挑战分析

1.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剧国际科技力量竞争,中国科技事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高端抢占与新兴经济体技术赶超的“上下夹击”。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在相关领域加紧布局,将国家战略焦点和政策重心聚焦于科技创新发展,而中国科技强国建设也将因此面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上下挤压”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自身雄厚的科技基础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努力积极抢占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技术制高点,同时竭力遏制后发国家跻身科技创新前列,意图维持自身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这无疑对我国由科技创新大国迈向科技强国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研发创新活动逐渐向新兴经济体加速转移,除中国外的其他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东亚地区也实现了创新崛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创新活跃地区,对中国形成了赶超之势。再加上近来美国等发达国家专门通过培育中国竞争对手弱化中国科技竞争力和谈判地位,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在价值链中低端的创新竞争也将不断加剧升级。

2.中国科技飞跃引发西方警惕,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封锁、贸易战等手段遏制中国科技进步与发展。

经过多年积累与发展,中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大飞跃,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稳步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强国迈进。然而,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飞猛进引发西方警惕,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针对中国实施严苛的技术封锁和经济制裁等手段,以遏制中国科技进步与发展。从2018年4月美国商务部以“中兴未履行和解协定中的部分协议”为由宣布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销售元器件到2018年8月美国商务部公布新增的44家出口管制中国企业名单,美国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除此之外,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屡屡受挫、国际科研合作阻力重重、国际交流与人才流动、跨国专利诉讼等其他形式的“封锁”也是频频发生,中国继续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空间不断缩小,技术学习的难度逐步增大,中国必须依靠自己力量实现未来科技事业的跃升。

3.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缺乏强大的话语权,参与或主导国际科技合作的程度还较为有限。

尽管当前全球创新环境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然而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创新体系的态势仍将持续,并在较长的时间里继续掌控着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全球化的主动权,而中国只能作为后来者通过对既有国际规则的认同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因此在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中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与此同时,中国主动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或跨国科技合作项目等的程度较低,即使参与了全球性联合科研攻关贡献程度和主导地位也相对有限,国际科技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较为不足。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仅需要有一流科技实力和科技水平作为“硬”基础,也需要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全球科技治理这样的“软”实力。但目前看来,中国在主动设置全球性创新议题,参与和影响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创新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实力较为薄弱,与科技强国重要标志之一——掌握国际科技话语权还有较为明显的差距。

4.中国尚有诸多与全球科技发展形势不适应的地方,与科技强国目标之间有着较大差距。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使得我们再次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视野格局、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体系效能、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与全球创新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较大差距。例如,长期以来中国因相对落后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而广受国际上的指责和攻击,不仅国外投资者和跨国公司将其视为在中国使用先进技术的主要障碍,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本土企业大规模开展研发活动。再如,过于实用化的价值观导致中国大量的人才、资本等聚集在金融等行业,而较少流向科学、工程研究等领域,资源错配降低了中国科技创新效率。此外,中国开放创新机制建设刚刚起步,在市场公平竞争、营商便利、吸引人才来华服务制度安排、投融资渠道、专业化服务中介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突破的壁垒,使得中国吸引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以及参与或主导国际科技合作的能力较为有限。

5.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动荡频发、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日趋抬头,增加了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不确定性因素。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而脆弱,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世界经济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与此同时,随着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等一系列标志性国际政治事件的发生,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明显抬头,对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技术寻源”、获取科技创新要素以及走向全球市场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世界局部冲突动荡频发,恐怖主义、地缘纷争、安全威胁等问题层出不穷,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上述错综复杂国际形势为中国科技强国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挑战。

五、结论与展望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科技强国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深入探讨了当前中国建设科技强国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正确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科技强国道路提供坚实有力的决策支撑。

中国建设科技强国要清醒地认识内部条件,充分地了解外部环境,积极发挥在人力资本规模、科研经费投入国模、巨大多层次的国内市场、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克服在顶尖人才队伍、基础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力量布局、科技成果转换、体制机制设计、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劣势,有效利用当前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创新全球化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等外部机遇,减少或消除国际科技力量竞争加剧、发达国家阻挠遏制、国际话语权不足等威胁,从而加快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

图1 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SWOT因素分析

文章来源:

马茹,王宏伟.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SWOT分析.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40:457-464.

作者:马茹 王宏伟

编辑部成员:张丽琴 王国强 刘 薇 王 达 曹学伟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欢迎赐稿交流

投稿邮箱:nais-research@cnais.org.cn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