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     

和而不同 习近平眼中的“和而不同”

2022-01-15 12:59化妆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和”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国学积淀,用与时俱进的“和”文化理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和”的智慧,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贡献了新智慧。党建网微平台梳理总书记相关论述,供参考。

商呵呵

“和合”思想是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核心和因素,“和合”境界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和谐”文明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出家为僧、善解人意、宽容大度、清正廉洁、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群体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就在这里,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也是基于此。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就在于这种伟大的和谐思想。”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以“和”文化的“和”价值倡导和平发展、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国际观。

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13次提到“和平发展”这个词。他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要强化战略思维,坚定战略决心,更好地协调国内国际形势,坚持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通过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和平发展带来的实惠,不断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原则和底线: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都不应指望我们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吞下损害我们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各国才能和平相处。

“和平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讲话中的高频词。事实上,“尊重生命”和“做你不想做的事”仍然是两个国际公认的伦理原则。历史上,中国真诚地把和谐和“忠恕”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为人类创造共享未来的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和”文化构建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开展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提出中国梦,赋予它世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想,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关。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中国将坚持通过和平发展实现中国梦。这种解读增强了人们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了中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建立平等对待、相互经营、相互理解的伙伴关系;要打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必须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利的发展前景;有必要促进和谐但又不同和包容的文明交流;要构建尊重自然、发展绿色的生态体系。这些主张继承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一面旗帜。

建议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政治上坚持正义和平等是必要的。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应该兼顾公平与利益,强调诚信,重视亲情,弘扬正义,建设道德。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受益于正义,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为指导,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

和而不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论语》说:君子和而不同。《中庸》也说:万物皆育而不相害,道并列而不相矛盾。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经典哲学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将其运用到外交思想中。他说,人类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通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走到今天的,世界是通过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才变成今天的样子。促进人类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交流,取长补短,是让世界更加美好、各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为此,习近平提出了用“和”的文化理念对待世界文明的四个原则:一是保持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二是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三是正确学习文明;第四,科学对待传统文化。他强调:“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要理性处理好自己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