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     

中石油中石化合并 声音 六问中石油、中石化“大合并”传言

2022-02-17 10:01搞笑

大型国有石化企业占据了中国国内石油市场的大部分。CFP图

       17日晚可能不少人没睡好,这大过年的……这其中有数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等上上下下的员工,以及新闻民工,皆因华尔街日报一篇语焉不详的重磅新闻。

消息传出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和SASAC没有回应。

       几天前滴滴和快的刚刚在情人节甜蜜携手,民间对其评论一针见血——有钱人终成了眷属。

但是,如果你想象中石油和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分别生活在一起,这是不是“权贵终成眷属”的节奏,总让人觉得有些荒诞。

       先看看这条消息的细节吧:华尔街日报称中国领导层要求政府相关的经济顾问对央企的合并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其中可能包括国企的大型石油公司,塑造埃克森美孚一样的巨擘,同时在低油价实际通过合并“提高效率”。

以下是各种石油合作伙伴的第一反应:

       @Xu*从新加坡发来消息:我们这边感觉,这事情纯属脑袋一热、一拍大腿啊,愕然……

像@顾*先生一样,大多数善良的人都会从任何政策中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个人认为,管道、仓储、物流应该共享。

       有咨询方面的朋友称,这消息并非空穴来风,主要出自国资委系统,和最近再度热传的大合并方案相关。资料显示,国资委的主要职能中前三大分别是监管央企国有资产、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

30-50家央企合并合成的说法并不新鲜。可以追溯到2009年左右。当时,国资委政策研究中心多位官员在公开场合表示,“SASAC正在通过并购加快培育80到100家大型央企。改制,完全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间把央企数量减少到30家到50家。”这些理想巨型央企的评价标准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大规模重组并购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应对策略之一”。

       国资委官方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2月,中央企业数量减少至112家,而五年前则多达近200家。

我们不对SASAC的管理风格和战略做价值判断,只是从并购的基本原则角度出发,对中石油和中石化可能的合并提出六个问题:

       1. 获取特定市场的垄断地位?

首先,合并的目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并购的目的可能是减少进入新市场的壁垒,加强市场力和竞争地位,确保垄断利润。

       老实说,民间的概念里,两桶油亲如兄弟,同为央企长子,完全无须形式上耗费周章地合并,来巩固市场垄断地位。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官方意图是在低油价环境下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然而,十几年来,两桶油“南石化、北石油”相处融洽。如果他们没有竞争对手照顾自己,他们可能会失去斗志,失去效率。另一方面,事实上,在2014年财富500强排名中,两桶油的营业收入分别超过了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仅次于荷兰皇家壳牌排在第三和第四位。当然利润远不如埃克森美孚,总利润只有埃及的85%。通过合并超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产业链重复还是产业链互补?

       第二,合并的互补优势是什么?成功的企业并购重组一般是精心选择与自身产业链优势互补的标的,最大限度地形成和放大协同效应。目标企业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尽职调查在其中至关重要。

对于两桶油来说,他们是一脉相承的默契兄弟,但不一定是完美的一对。虽然两家公司在上下游各有侧重和资源禀赋,但大多是矿业、石油服务、炼油、化工、分销等交叉领域。,和他们在一起。我不知道它们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能产生火花和化学反应。

       3. 如何真正落地执行?

第三,即使正确的策略不能很好地执行,最终也会陷入僵局。请问谁来肩负这个重任,进行这个巨大的合并。

       4. 要规模OR要效益?

第四,一般来说,股东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企业经营者可能会为了自己的薪酬水平和较大的社会地位而热衷于追求规模扩张,而不管项目本身是否盈利。然而,两桶油的情况似乎恰恰相反。作为股东,SASAC似乎认为如果规模扩大,利润自然会上升。

       5. 如何进行人才和资源重新配置?

第五,人才和资源的重新配置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并购最容易让人联想到裁员,然后可能会提高效率。这两桶油已经达到近百万员工的规模,如何重新配置万亿人民币资产也将是一个世纪难题。

       6. 国际舆论如何评价无限膨胀的国家石油公司概念?

最后是国际国内舆论。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曾经发出过什么信号,预示着这两桶油未来会成为一家潜力无限的大公司?

       最后用国资委主任张毅去年12月在《人民日报》上的几句话来作结吧,请诸位自己参详:

深化国有及国有企业改革要在法治轨道上进行。要鼓励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坚守法律红线和政策底线。

       国资改革,关键是按照职权法定、规范行权的要求,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公司法》赋予的职能和以管资本为主的要求,明确国资监管边界,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坚决调整、精简、优化国资监管职能,更好维护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要强化权力约束,不断加大依法监管力度。切实加强权力监督的制度设计,对于权力集中的领域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防止权力滥用。

国有企业改革正进入关键时期。推进改革,必须勇于改变自己,敢于动自己的奶酪,主动改革,主动放权。

       国资委自身也要以壮士断腕的精神,痛下决心,大刀阔斧,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落实以管资本为主的要求,坚决调整监管职能、监管方式和运行机制,不该管的和可管可不管的坚决不管,该放的要彻底放到位。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