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     

人生就是干 “路遥一生都活在自己悲壮的梦里 他自己把自己累死了”

2022-02-17 01:36搞笑

作家路遥。

50岁的延安大学教授梁向阳这几天特别忙。随着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上映,他接连接受记者采访,安排来这里参观的人参观姚橹文学博物馆,并请学生为远道而来的人带路前往姚橹的墓地。

       梁向阳是小说《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的老乡,两家都是陕北延川县人,相距不过15公里。少年时代他就开始读路遥的文学作品,路遥作品《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大奖后,梁向阳更把这位长自己16岁的老乡视为偶像。由于外公和路遥是忘年交,他拿着发表在《延河》上的小说求教于路遥。此后,他还邀请路遥到学校演讲,接触时间久了,路遥笑称他们也是忘年交。在路遥的帮助下,梁向阳毕业后在路遥的母校延安大学中文系任教,教学之余他开始研究路遥,受学校委托筹建了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并集十年之力写出了《路遥传》。

虽然小说反映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斗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现在和90后的女儿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是梁向阳每天必做的事。此前创作《路遥传》时,他用手写的方式向前辈致敬,女儿参与了书稿的电脑录入工作。他告诉本站,女儿此前看过路遥的小说《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在看剧的同时,他会向女儿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在他看来,新拍的电视剧一大缺陷就是剧中的各地方言混杂。“还不如干脆就用普通话得了,搞得不伦不类反倒不好。”对网友吐槽的旁白过多,他倒认为是很有必要的补充,“毕竟电视剧反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快四十年,现在的年轻人不一定能理解。”

梁向阳向该网站介绍,延安大学姚橹文学馆建成后,他作为馆长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90后出生的孩子也不少。“奋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路遥作品中所体现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传递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国有城乡差异和社会阶层,只要有奋斗者,路遥的作品就不会过时。他的作品表明,小人物只要奋斗就有成功的可能,他们将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梁向阳介绍。

       “《平凡的世界》就是讲农村兄弟孙少安、孙少平两人的奋斗,哥哥在土地上奋斗,弟弟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达到道德完善。人生需要这种东西——坚定地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信念。”梁向阳告诉本站。

尽管路遥已成名,但《平凡的世界》发表、出版并不顺利

路遥虽然成名了,但《平凡的世界》的出版却并不顺利

事实上,尽管1982年出版的路遥中篇小说《人生》大获成功,却被文学界戏称为“路遥年”,这部小说还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中篇小说奖。然而,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出版并不顺利。

       《平凡的世界》的基本框架是“三部、六卷、一百万字”,小说创作花了路遥六年时间。其中,准备工作就进行了三年。他阅读了一百多部长篇小说,分析作品结构,玩味作家匠心,确立小说大纲;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书籍;甚至还翻阅过这十年之间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陕西日报》与《延安报》;他也多次重返陕北故乡,进行生活的“重新到位”,加深对农村、城镇变革的感性体验。

《平凡的世界》第一卷写完后,被《当代》杂志拒绝,当时负责西北五省组稿的年轻编辑周长义看不了30多页。之后于1986年发表于《花城》杂志第6期。这部小说出版后,评论家们几乎完全否认了它。多年后,路遥的朋友、诗人文峰告诉本网站:“我帮路遥校对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分出来后,他给了我一份。我甚至不想把它翻过来。后来,在中国国家广播电台播出后,大家都说好。我想再看一遍,但还是看不到。”

       文学界几乎一面倒的否定,有人说,能写出《人生》的作家这么会写出这么低劣的小说。面对这些批评,路遥激愤地说:“难道托尔斯泰、曹雪芹、柳青等人一夜之间就变成这些小子的学生了吗?”

路遥写《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时,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滚滚而来,各种外在表现手法如“走马灯”般耀眼夺目,过时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理论更为猖狂。路遥“历史书记员”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当时并不被文学界所认可,批评家指责路遥的创作方法“过于陈旧”。

       路遥逆风而上,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作,相继完成了第二部、第三部。这部小说的第二部没有在国内任何文学刊物上公开发表过,第三部也只是在更为边缘的《黄河》杂志上刊发。即使这样,路遥在给友人的通信中,仍明确坚持自己的创作观点:“当别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国这盘菜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饭而害臊……”

1988年3月27日,《平凡的世界》开始在中国国家广播电台“龙连续广播”节目中播出半年。小说的受众达到3亿,观众来信在80年代同类节目中排名最高。这部小说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后,迫使评论家重新思考自己的判断,随后路遥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少年路遥已显露出过人的才华    

《平凡的世界》出版后,路遥因病去世,享年42岁。这位英年早逝的作家的人生道路是怎样的?

        路遥本名王卫国,1949年出生于陕北清涧县,由于家贫,8岁时过继给延川县的大伯“顶门”为儿。他在同学和老师的接济下读完初中,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西安石油化工学校,正当他为从此可以吃上“国库粮”高兴时,“文化大革命”来了。平日就活跃的路遥在“文革”中脱颖而出,作为延川县代表接受毛主席的亲自接见,之后组织“横空出世誓卫东战斗队”,而后担任“延川县红色造反派第四野战军”军长。

路遥十几岁时就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延川中学原副校长、78岁的张志忠告诉本网站,1966年,张志忠看到一位初中生王卫国写的一首诗,就用毛笔在黑板栏上抄写下来。张治中没有教过这个人。当时他觉得这首诗写得太好了,不像三年级的学生,他觉得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几年后,他又在《延安山花》里看到了路遥的作品。张治中想起报纸专栏里的那首诗,心想难怪这么好。

       1968年,青年学生王卫国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回到农村,此后他开始当民办老师,与北京来的知青林虹谈恋爱。1970年,王卫国把跳脱农门的机会——当工人的指标让给了恋人。不久,王卫国收到“停职反省、交代文化大革命中问题”的通知。随后,更大的打击来了——进工厂不久的林虹给王卫国发来绝交信。

1970年,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路遥”

        诗人闻频是路遥一生中交往时间最长的一个朋友,他结识路遥时,正是路遥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从1970年两人第一次见面,到1992年路遥去世后,闻频为其操办后事。两人一起在延川县文艺宣传队、《延河》编辑部、陕西作协共事多年,无话不谈。

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70年春天。

       彼时,21岁的路遥已经经历了诸多人生转场。而那时,由于出众的创作才华,闻频在延川县已小有名气,他在延川县文艺宣传队乐队搞伴奏,兼搞文学创作。一次,闻频去县文化馆闲串,结识了路遥。

时隔多年,文聘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路遥的情景:

       一个小青年,个子不高,大约二十岁左右,裹一件褪尽了色的烂棉袄,腰里还系着一条破麻绳,表情木木的。

正是在闻的建议下,路遥把自己的笔名“应”改成了“路遥”。

       署名“路遥”的短诗《车过南京桥》在《延川文化》发表后,很快被《延安报》和省群艺馆的《群众艺术》转载,这是作者“路遥”的处女作。此后,王卫国以“路遥”为名写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成为陕西作家中的标杆性人物。

文峰:“我在县文艺宣传队的时候,就觉得这小子是个人物。”

       后来,路遥调到延川县宣传队上班,与闻频成了同事。闻频回忆说,当时,路遥的职务是创作员,身份是民工,月薪十八元。

“他21岁就进了宣传队,之前从政失败,因为参加文化大革命,正在接受考察。但我能感觉到他想走文学的道路,想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多年后,文聘告诉本台,路遥总是跟着宣传队去农村演出,帮忙拉窗帘、敲打击乐,有时还在大合唱中尖叫。白天,演员排练时,躺在山坡上或树下看书。

       “我们一起在延川县的山沟里跑来跑出。”闻频告诉本站,当年演出路过路遥家,路遥特意带着他去家里看了看。家里穷得拿不出什么招待客人的东西,路遥就把他母亲种的还没有熟透的小甜瓜摘下来给大家吃。

1972年,文聘接到创作国庆献礼剧《第九支队》的任务,路遥担任助手。两个人需要在一个月内把一个场景,七个剧种搬上舞台。为了赶时间,他们经常在半夜写信。“饿了,我们去延川中学敲老师的门,要吃的。或者等到早上,一大早就去县城萨西多吃点东西。”文聘告诉这个网站,他们经常在早上五点钟写作,兴奋得睡不着觉。“我们走到山坡上,看到太阳一直出来。天亮了,回去弄碗鸡蛋汤,加个糯米糕。”

       创作中,闻频和路遥分工,剧本由闻频执笔,路遥做助手,闻频写对话,路遥拉唱段。使闻频吃惊的是,每当他把对话写到该唱段时,路遥已经把唱段的唱词写好了,而且写得都合乎要求。创作过程中,路遥的悟性和韧性让闻频印象深刻。当时他就觉得“这小子是个人物。”

路遥说过很多次“你必须在四十岁之前完成你想做的事情。”

       这种悟性和韧性也体现在路遥其后的创作生涯中。“有时人要对自己残酷一点。应该认识到,如果不能重新投入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一个人,你真正的生命也就将终结。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路遥在总结《平凡的世界》创作心得时如是表示。

文聘发现,似乎有一只“时间之狼”一直在姚橹身后追赶他。路遥和他聊天时,多次重复这句话:“你必须在四十岁之前完成你想做的事情。”从一个不成文的延川县宣传队创作人,到延安大学,到《延河》编辑部,再到省作协,路遥至少跟文聘说了四五遍。

       尤其是在《人生》引起轰动之后,路遥的这个意识已非常清楚。尽管他引用了曹雪芹、柳青等人的事例,闻频仍然不明白,他为什么把标杆定在四十岁以前。“是先兆?是预感?他说这话时才三十岁出头,身体也健壮如牛。像他那样的身体状况,推论出四十岁以后便精力不济,是欠逻辑的。”闻频在路遥去世十五年后,仍然困惑不已。

仔细回头一看,我发现了一些迹象。

       1989年,闻频正在办公室校对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路遥从借用的写字间过来。一进门,便有气无力地说胸口难受,说着便躺倒在闻频的小床上,气色很不好。他还说,感到心脏很疲惫,好像要停止跳动了。

文说,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时,把生命的弦拉得很低很低。“不断进取,永远向前,是路遥精神的精髓。像一个马拉松运动员,他花了六年时间跑完了《平凡的世界》的全过程。当他最后冲刺时,差点摔倒。他应该完全放松下来,认真恢复活力。然而,他只做了几个深呼吸,就跑向“早上,从中午开始”

他还有更宏大的构思,比《平凡的世界》更深刻

作家路遥。

      事实上,写《平凡的世界》时,路遥已经知道自己患了肝病。他也知道这样的作息并不利于身体康复,但他顾不了那么多了。“我的早晨从来都是从中午开始的,对于我,对于这部书,这似乎是一个象征,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路遥注重仪式,强调精神的力量。

在文看来,路遥选择这样的档期,与他创作题材的选择有关。写六卷三部一百万字,人物关系很复杂,语境必须在头脑中构思,人物在头脑中活跃,不能被干扰。如果有电话或者有人找,找不到情况和内心感受。所以他选择了这个时间段工作。“在写《平凡的世界》之前,他并不是这样。”文聘告诉本台。

       闻频最后一次和路遥聊天是在1992年7月。那天闻频下班回家,路遥无精打采地靠在作协院子里的烂藤椅上。

那天下午,我在文聘家吃面,路遥让他做一个荷包蛋。“这很糟糕。我买的鸡蛋不新鲜,不能包装。只有蛋黄,没有蛋白。我们设法吃了一顿饭。”文峰感慨地说:“路遥这辈子基本上就是一顿混饭。这家人一次吃一顿饭,或者在一个小米摊买些吃的。他吃了一辈子真可怜。”

       闻频最后一次看到病榻上的路遥时,路遥弟弟正在挪动他,“我看他裤裆都是白灰药。已经到了非常晚期,顾不上说话。”

路遥死后,文时常想起他,想起他们散步时的闲聊,想起他们年轻时在延川山涧的表演。

       “《平凡的世界》也展现了他自己的人生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人生状态,但我更喜欢他的《人生》。他还有一个更宏大的构思,比《平凡的世界》更深刻,和我说过,没来得及写的这部作品,更能体现他的胸怀和抱负”,闻频告诉本站。

《路遥传》的作者认为,路遥已经筋疲力尽了

       梁向阳则认为,导致路遥英年早逝的主要因素是他的文化性格。“陕北男人路遥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理想主义气质的拼命三郎。他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规划,他是一个有文化担当的英雄。”梁向阳告诉本站,1987年他就知道自己得病了,所以他想到了曹雪芹,想到自己的精神导师柳青,他有陕北人要做成一件事不计成本的性格。而且,路遥一口气写了六卷三部一百万字的小说,写完之后没有得到合理的休养。

"他筋疲力尽了。"梁向阳认为,家庭遗传疾病不是他早逝的唯一因素,路遥作为农民的弟弟活得很长。婚姻是压倒他一生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心里不想离婚,承受不了婚姻失败的压力。

       梁向阳认为,路遥在文化性格上更像柳青,大气甚至霸气。但是,从极度自卑到极度自强的过程,在他的心理留下了很深的痕迹,童年曾被父亲过继给伯父的经历,也让他的内心世界很脆弱。成年后,路遥通过仪式感强化自己的精神力量,在写作前他会去柳青墓地前参拜,去沙漠里汲取力量,在临终前,他还在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路遥深厚的历史理性、站在风中的人生品格和强烈的个人毅力无疑不吸引我。读了他几十年的书,在写的过程中慢慢了解了他。路遥一生都活在理想中,活在自己设定的悲剧梦里,我也和他一起度过了十年的梦。”向。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