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     

得失成败 历史上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

2022-01-16 18:45搞笑

抗日战争时期,理学代表人物许曾问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读史?毛泽东回答:“中国历史要特别注意兴衰,这个时候很容易看到问题。在太平时代不容易看到。西方历史应该特别关注法国大革命。”他从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关注中外历史的兴衰及其历史原因。1916年,当得知“依附皇制者”受到惩罚时,毛泽东在给萧子升的信中感慨地写道:“经过几千年的统治,几乎没有上一代人成败的痕迹。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选择,自立自强?王莽、曹操、司马懿、拿破仑、梅特涅,但他们都不能向过去学习吗?历史是有用的,不是它。”意思是袁世凯等人如果懂得“成败沉浮”几千年,吸取历史教训,就不会重蹈覆辙。1920年,他告诉蔡和森等人:“有的袁世凯失败了,有的段位。章太炎在长沙演讲,力劝大家读史,说袁端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读史。显然,毛泽东同意章太炎的观点。在他眼里,未能从历史的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是很多人失败的根源。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面临大好形势,但短短几年就被打败了。可以说也是不吸取历史教训,逆潮流而动造成的。相反,中国共产党非常清楚地看到了国民党。抗日战争刚胜利的时候,在一次党政干部会议上,毛泽东说:“看它的过去,就能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能知道它的未来。”因此,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有了充分的认识,并告诫全党做好准备。有了准备,我们就能恰当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暂时放弃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就是要赢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就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同时在战略安排上也远优于国民党:不是为了保全领土,而是为了保全自己,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争取在五年内打败国民党。因此,这一战略目标提前实现。1949年,毛泽东写道“宁追穷,不学霸王”,这与他对历史由远及近的深刻理解和透彻分析是分不开的。

看待历史,就像研究历史一样,要带着问题意识去看待。当革命实践遇到挫折,当实际工作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要看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情况,能否从历史中得到启发。毛泽东一直这样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告诉谭震林等人:“李自成为什么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巩固的基础。”因此,他没有在上海工作,而是去了湖南和江西,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他告诫全党:“站在井冈山,不仅要看到江西、湖南,还要看到整个中国、整个世界。”毛泽东通过借鉴中国农民起义的历史,甚至着眼于未来的整个中国和整个世界,探索了中国的革命道路。由此,他得到了这样一个教训:“历史上流寇的农民战争很多,但都没有成功”。因此,根据地对我们党和中国革命前途的重要性一再被强调。中国共产党从困境中走出来,从胜利走向胜利,特别表现在这样一条发展道路上:从小根据地到大根据地,从一个或几个根据地到多个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国家政权。

毛泽东还特别注意从历史的战略错误中吸取教训。诸葛亮的隆中对一直被认为表现出非常高明的战略构想,但毛泽东并不认同,“弃荆州为西蜀”,“其始误为隆中对,分于千里之外的两股势力,最终关羽、刘备、诸葛三人分于三股势力,不败”。本来蜀国实力不强,但还在为三分而战。怎么可能不败?毛泽东指出,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在他指挥的实战中,每一场战役或战斗都力求集中优势兵力,尽可能以数倍于敌人的兵力用兵,积小胜为大胜。不打就赢。否则,你宁愿躲一会儿。当然,这种战略思维也与他吸收历史上的战略智慧有关。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了“战略退却”,举了春秋时期“曹刿之辩”的例子,然后说:“中国战争史上按照这个原则取胜的例子很多。著名的战争,如楚汉高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曹苑官渡之战、武威赤壁之战、兀术夷陵之战、淝水秦晋之战,双方强弱不一,先弱后强。显然,毛泽东认真研究了这些“大战争”的例子,从中吸取了教训,并根据敌我强弱的变化,灵活地采取了后退、互破等战略战术,最终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胜到胜。

1939年1月,毛泽东在给何干之的信中提到“将来要研究近代史”。事实上,当年年底,他曾在与几位同志合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学习过“近代史”,其中提出的中国近代史“两个过程”和主要矛盾,至今仍是编写中国近代史教材的骨架。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史的演变,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光荣而伟大的革命任务”。这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国家政权前最成熟的战略构想和安排,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运用和对中国革命经验的系统总结。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