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     

屠呦呦获奖感言 同行谈屠呦呦获奖争议:如果要挑选一个突出贡献者 那就是她

2022-01-13 20:28搞笑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5分,诺贝尔奖官网公布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爱尔兰寄生虫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微生物学家大村智共同荣获这一殊荣。

这是中国生物医药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最高奖项。屠呦呦也成为诺贝尔科学或医学奖历史上第12位女性。

屠呦呦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多年,突出贡献是创制了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诺贝尔奖委员会称,屠呦呦发现了新的抗疟疾治疗方法;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因发现治疗蛔虫的新方法而获奖。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10月5日晚间,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也是在5日晚,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药理学与肿瘤生物学终身教授王筱凡在接受本网站采访时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代表了中国一代伟大科学家的贡献,终于得到了正确的认可。

20世纪80年代初,中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屠呦呦从事科学研究。新华社资料图

迟到的认可

2011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2011年美国拉斯克-德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被国内媒体称为“最接近诺贝尔奖的中国女性”。

那么,为什么1972年屠呦呦就获得并报告了青蒿素,39年后才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鲁白在接受本站采访时认为,这与中国学术界与国外交流较少有关。

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颁发奖杯和证书。新华社资料图

鲁白称,之前的种种世界级奖项都是国际学术界对屠呦呦研究工作的认可,虽然4年过去,在国外屡次获奖的屠呦呦仍然没有获得过中国国内的学术大奖,这还说明中国对科学的评判标准和国际上标准有差异。

他认为,在青蒿素研究方面,屠呦呦至少有两个贡献。一是她通过中医文献梳理、走访老中医,锁定黄花蒿为药物筛选对象,而不是鳖甲、附子;其次,首次提出用乙醚提取黄花蒿有效成分。中药是水煮的,但是青蒿素不耐热,煮沸后会分解。这个问题通过用乙醚溶解青蒿素来解决。屠呦呦是第一个用这种技术提纯青蒿素的人,并在1972年的大会上做了报告。这是她最初的想法,也是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科学》杂志当年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诺贝尔奖似乎是对这一争议的回应。

“中国的学术界更认可的是什么?是工作量、完整性?是谁的手把它做出来的?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次体现了对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尊重。”鲁白介绍说,青蒿素的提纯工作是屠呦呦带领的一名助理研究员实际操作的,但屠呦呦是团队负责人,是Intellectual leader。

2011年8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对屠呦呦获拉斯克奖前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与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庆合著了《中医科研丰碑》一文,称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人们普遍认为,屠呦呦的获奖与纪念碑的推荐密切相关。

而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于9月专门刊发综述《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介绍了屠呦呦的工作和贡献。

白潞还认为,饶毅的文章和《细胞》的评论推动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否则他可能要等更久。

争议与沉默

在2011年的拉斯克颁奖典礼上,81岁的屠呦呦拿着准备好的稿子走上舞台:“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我的团队和全国各地的同志们的。”屠呦呦表示,“这是中医药集体挖掘的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和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荣誉。”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交战中的美越两军亦深受其害,在越南领导人向中国发出求援后,1967年,中央领导人直接下令,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523”项目启动,项目集中了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

1969年1月,39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研究所实习研究员涂有友加入“523”工程中医协作组,作为中医研究所课题组组长,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人员合作开发新药。

从拉斯克奖开始,这个一直不为大众所知的科学家的突然出现,连带着曝光了一系列“陈年往事”。

拉斯克奖名单公布后,国家523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张建芳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表示,美国把拉斯克奖只颁给屠呦呦是“非常困难”的:“美国人给中国人颁奖是好事。当时西方不承认,现在承认了。只要我承认是中国发明的,我就开心。另一方面,我觉得只判给一个人,有些不合适。”张建芳说:“我希望中国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能获得这个奖,还能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能获奖,也有一定的贡献,但我不同意她单独获奖。我同意国家科委批准的所有发明单位都应该获奖。如果她单独获奖,整个523项目组都不会同意。”

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所实习的屠呦呦和他的老师娄志琛副教授学习中医。新华社资料图

《发现》一文作者、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则称,当年推动青蒿素发现的“523项目”确实是一个涉及数百人的项目,“问题是,如果你需要去挑选一个突出贡献者,那么屠呦呦应该就是这个人。所以如果你坚持一个团队,那么你就不会得到诺贝尔奖了。”

然而,除了在颁奖典礼上的公开演讲,屠呦呦从未正面回应过中国医学界的争论。

青蒿素的发现,离不开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推动。10月5日晚,《丰碑》作者之一张大庆向本站分析:“‘文革’期间,这是一个战略任务,和现在不一样,这不是一个科学家自发的探索性研究,任务就是一层层往下安排的,很多人协作,屠先生自己也讲了当时很多人在做这个事儿,而且是有组织的,多个中心的协作研究,每个地方就有自己的立场,包括对自己的贡献有自己的看法,这是正常的。”

《丰碑》认为,在极端“左”的思潮下,当时国内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没有贴上个人作者的标签,或者使用集体作者。作者对未来科学研究的贡献难以认定,这也是青蒿素成果归属存在争议的原因之一。“取消作者对平等的标记,这是一种讽刺,这在后来带来了更多的争论。”

张大庆认为,绵延至今的争议无可厚非。他拿接力跑打比方,“屠先生可能说是运气最好的,她相当于最后一个冲刺者,拿的最后一棒。在得了诺贝尔奖以后,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不要把其他的参与者忘了,还有很多人对此做出了贡献。而且现在她已经得了奖,再讨论也没意义。”

“‘三不科学家’是一个不公平的表述。”

诺贝尔奖委员会称,寄生虫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在贫困地区尤甚。而寄生虫疾病已经困扰人类数千年。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显着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阿维菌素,其衍生物减小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并对治疗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效果。

这两项发现每年帮助数百万人抗击疾病、缓解痛苦,为人类健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号6日发文称,和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比起来,无论是荣誉还是奖金,相形之下都可以被忽略不计。在中国,每年因为疟疾死去的人数已经降到了两位数,而在以往这个数字可能是数十万;在非洲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青蒿素同样被视为“神药”,甚至有新生儿的父母就把孩子以青蒿素的商品名命名。

屠呦呦生于1930年,1951年至1955年在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学习,后在中药研究所工作。

仅有大学本科学位的屠呦呦曾被外界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既无博士学位、也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更无中国两院院士桂冠。她甚至在研究工作中没有发表过SCI论文。

同样,对于“三无科学家”的说法,她也没有公开发声,但张大庆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因为涂先生是特例,文革期间没有博士、院士问题。就像陈寅恪先生说的,要带着历史理解的同情去看,回到历史中去。当时涂先生兢兢业业地为国家的需要而工作,并没有说有必要。你不能说现在的院士没有贡献。也许将来人们会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一个带标签的表达,对每个人都不公平。”这一观点也与苏新传的一致。

“最好是踏踏实实做研究,该做什么做什么,不要想得什么奖,屠先生在‘文革’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这些,其实科学的成就是在不经意间逐渐积累起来的,所谓的成功谁都不能再复制,也没有可追寻的套路,扎扎实实做工作就行了。”张大庆还认为,不能因为个案否定一般的事实,“科学界现行的体制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现在还不知道对体制变化有多大的推动作用。”

点击展开全文